時間:2020-12-17 09:03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趙利偉
從年初魔幻般地經歷絕望,到年尾見到全球抗疫結束的曙光,2020年我們見證了歷史,歷史也推著我們不斷向前。
在這樣一個大變局之年,面對外部環境的加速重構和行業內部的轉型升級,國內垃圾焚燒發電頭部企業綠色動力開始沉淀和積蓄力量,持續夯實主業,力推技術革新,以熱電聯產應對國補退坡,不斷改善現金流,保持良性循環,堅持“社會效益為首、經濟效益為本”的經營理念,在疫情中和復產后,勇擔改善公共衛生和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以積極穩健的姿態擁抱變化,在大變局中努力譜寫發展篇章。
產能投放迎高峰,新項目不斷,整體步調穩中有進
作為國內首家A+H 兩地上市的國資垃圾焚燒運營商,經過前兩年的開疆拓土、大干快上之后,綠色動力在2020年迎來項目投運高峰。綠色動力公開披露的項目建設規劃顯示,預計2020-2022 年底投運產能將達到2.8 萬噸/日、3.5 萬噸/日、4.2 萬噸/日,分別同比增長39%、29%、20%,項目儲備充裕,近兩年產能投放快速增加,保障未來業績持續增長。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綠色動力先后有貴州安順二期項目、江西豐城項目、山東章丘項目、江西宜春項目、廣西博白項目、廣東汕頭項目、廣東惠州二期項目、浙江海寧擴建項目、廣東四會項目、湖北紅安項目、天津薊州二期項目等至少11個項目投產運行。同時,其它項目的籌建工作穩步推進,湖北石首項目、浙江平陽二期、浙江永嘉二期、河南登封項目等也將在年后陸續投產,金沙項目、佳木斯二期、葫蘆島等項目開工建設已提上日程。今年山西朔州南山環境能源項目、濟南市章丘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惠州市固廢無害化處理等項目紛紛中標,又簽署武漢市青山地區垃圾焚燒發電廠改擴建項目,將在原有1000噸/日基礎上,新增處理能力生活垃圾1000噸/日和廚余垃圾200噸/日,項目整體步調穩健,穩中有進。
財報顯示,截至三季度報發布之日,綠色動力垃圾發電運營項目27個,垃圾日處理能力達到2.75萬噸,在建項目6,000噸,四季度開工項目2,000噸,未開工項目2萬噸,業務覆蓋20個省(市)。
透過投運、開建和入手項目的質量和數量,可以推斷綠色動力2020-2021年的整體業績大概率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疫情之年,綠色動力不僅沒有陷入困境,反倒逆勢揚帆,交上了一份優等生的答卷。
聚焦主業 拓展固廢協同處置;內修技術管理 夯實業界龍頭地位
今年年中,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發布會上提到,截至2020年6月1日,我國在運行的垃圾焚燒廠總計455座,過去5年間垃圾焚燒廠數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6%。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國垃圾焚燒行業經過近幾年的高速增長,正面臨告別跑馬圈地的瘋狂擴張時期,進入高質量拼效能的產業發展下半場。
與此同時,隨著生活垃圾分類的廣泛推進,我國城鎮垃圾處理率還較低,尚有很大發展空間,垃圾發電市場在全國范圍內的布局正由一、二線城市逐漸轉向三、四線城市,尤其縣域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尚有巨大的市場空白。伴隨垃圾分類深入推進,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將得以建立,垃圾焚燒市場將逐步向市場化運營方向轉變。另一方面,國補退坡、環保監管升級、競爭日益激烈等因素也給垃圾焚燒發電企業提出嚴峻的挑戰。
綠色動力持續看好國內經濟和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不斷擴大產能,聚焦主業,并通過加強運營管理、提質增效持續提升盈利能力。這一年,綠色動力對外積極開拓餐廚、廚余、污泥、糞便等協同處置業務;對內加大投入,改善現金流,關注自身經營管理,通過精細化的管理降低運營成本,注重技術革新,實現提質增效,促進業務良性循環。
年內中標的山西朔州項目、山東章丘項目、廣東惠州固廢項目,以及新簽署的武漢市青山區垃圾焚燒發電廠改擴建項目,均有有機固廢協同處置的影子,惠州市項目則是完全的有機廢棄物處理項目。一方面,綠色動力在積極開拓布局其他固廢處置類項目,另一方面多種固體廢棄物的協同處置、靜脈產業園項目也已成為固廢行業的發展趨勢,綠色動力主動適應趨勢,適時調整策略應對變化,為未來發展不斷爭取主動權。
今年十月,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財建〔2020〕426號)(下稱《補充通知》),明確涉及生物質發電(含垃圾焚燒項目)補貼電量的計算,補貼退坡成定局,企業盈利空間壓縮,同時由于補貼滯后或不到位也導致眾多垃圾焚燒企業發展陷入困境。
綠色動力在安全無害高效處理生活垃圾的同時,積極推進熱電聯產,用其焚燒所產生的余熱進行發電(供熱)利用,節能降耗,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同時不斷改進關鍵技術裝備,推動技術革新,由于焚燒工藝的提升帶來了垃圾熱值的提升從而促進了噸垃圾發電量的增長,提升項目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是資金密集、政策推動型行業,近兩年來,在行業產能置換和去杠桿政策持續作用下,行業板塊經營性現金流顯著改善。為提升盈利能力及市場占有率,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自身可持續發展,綠色動力12月8日剛剛完成非公開發行約2.32億股A股,募資總額18.16億元,這筆資金將用以進一步擴大產能,夯實垃圾焚燒發電主業,增加垃圾處理能力和裝機容量,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垃圾處理量和上網電量齊升,業績穩步增長
從公開發布的H股三季度業績報告來看,綠色動力2020年第三季度經營數據整體表現良好。2020年前三季度綠色動力累計垃圾進廠量643.10萬噸,同比增長22.88%;上網電量191,570.34萬度,同比增長39.04%,特別是第三季度經營數據超出預期,第三季度垃圾進廠量及上網電量分別同比增長30.56%和51.50%。其A股業績報告顯示,1-9月營業收入近16.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62%,歸屬股東的凈利潤約4.28億元,同比增長32.40%。
隨著2020年新項目的不斷建設與投產,綠色動力的產能在進一步增加;同時其由于關注內核修煉,不斷革新技術工藝,同步實現項目內生增長和效率收益增長。在疫情之年,綠色動力交出這樣的成績單實屬不易,也希望2020年綠色動力繼續收獲豐收年。
疫情之下彰顯國企擔當 變局之中修煉內核突圍
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重創了各行各業,綠色動力在武漢有多個項目,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市,應政府要求并完善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的相關手續后,綠色動力集團第一時間積極響應,實現了醫療廢物應急管理運營體系的高效運作,有效緩解了武漢市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壓力,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扎實的專業水平,為武漢為全國筑起了疫情防御的堅實堡壘。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