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2-28 16:0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徐冰冰整理

AI操作最核心的是海量歷史數據和關鍵實時數據,通過數據分析,按照循優原理,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提升。以前需要培養大量的操作員,現在便只需要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少量操作員。
在管理提升基礎上,有了AI的幫助,流化床的爐子排放更穩定,蒸發量得到明顯提升,無效的操作有效減少,流化床鍋爐運營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明顯改變以往形象。這是AI在流化床自動化控制領域的一個成功實踐案例。
新發展
“目前浙能錦江環境流化床占80%,未來3-5年之后,爐排爐占比將調整為一半。現在增量生活垃圾處理,無論是擴建、異地遷建還是改建,全部上的是新爐排爐。”韋東良表示,未來浙能錦江環境將力爭成為流化床技術與爐排爐技術應用方面的整合提升者,而非簡單地取消流化床。
韋東良介紹,未來浙能錦江環境的發展理念將從單一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向打造城市生態綜合體轉變,處理包括餐廚、廚余等有機物、工業垃圾、污泥、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等在內的固體廢棄物。
關于打造生態綜合體他強調了兩點,集聚不等于協同,處置不等同于價值,需要將協同和循環綜合考慮進來。協同需要集聚,但集聚不等于協同,應該做到功能交叉,能源共用,管理統一;廢物處置減少污染,但資源再生才創造價值。廢物進來,資源出去,這才是循環經濟和無廢城市。

分享最后,韋東良還介紹了一個生態綜合體擬實踐項目,浙能錦江環境擬通過擴建,利用增量土地,新增3000噸/日生活垃圾處置能力,存量土地上逐步調整為協同處理餐廚、廚余、污泥、工業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等,讓爐排爐和流化床技術在同一區域整合運營,發揮各自優勢。
“未來浙能錦江環境將把這個項目打造成城市生態綜合體:城市廢棄物綜合處理中心、資源循環再生利用中心、環保生態經濟產業園。”韋東良表示。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