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5-10 09:49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陳偉浩

誰能想到,正在固廢領域努力“跑馬圈地”、埋頭苦干的陳健,其“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泡”在水務行業里!初見陳健,他便甩出一句,“思路決定出路,角度決定高度”的人生感悟,給人一種特別的感覺:這人有故事。
2007年,陳健進入中自控(北京)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自控”),主要是給污水處理廠設計、開發自動化控制系統。而且這一做,就是十年!
錯過比試錯的成本大很多
陳健在水務行業的這十幾年,歷經了兩個“五年”規劃,恰是中國水務行業發展最快的十年!他也隨著中國水務行業一起,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公開數據顯示,2009年底,我國的污水處理率僅為73%,“十二五”期間,污水處理產能需要增長67%才能滿足污水處理需要,當時,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個人投資在內,城市污水處理總投資達到了4500億元。
“十三五”尤其是2015-2017年間,PPP模式在環保行業開始盛行,企業訂單暴增。同時,這個時期也是水務企業趕上風口的最后一個機會。在這個時期誕生了許多上市公司,包括宜興千億的環保產業。
“賺錢,到處是我們的項目,而且各地新建水廠都需要我們!”,污水處理廠新項目不斷上馬,還在做水廠自控系統的陳健,也享受到了這波紅利,并積攢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是好景不長,2018年,環保行業因為應收賬款、債務違約等原因遭受到重創,行業面臨大洗牌!各家企業都在謀求轉型,包括水務運營企業,也在不斷向信息化滲透。
“20萬噸的一個水廠,留給自動化的‘蛋糕’,就只剩下200萬!不僅如此,新建水廠也越來越少,作為細分領域企業,又不能干等著它改造或擴建”。隨著各家水廠的過度介入以及自控行業本身的發展瓶頸,陳健覺得,這個行業已經觸碰到了天花版,轉型是當務之急!
一些做自動化的企業,從2010年開始注重向信息化方向發展,及至五六年后演變成的智慧水務、智慧環保、智慧城市等概念。“其實,智慧水務中的一些硬件和技術,很早就有了,只不過是通過一個線上平臺進行功能性整合與開發,加上概念包裝后,就形成了一個新的行業”。這就是所謂的“思路決定出路,角度決定高度”。
可是,在水務運營與智慧水務的戰略轉型上,公司內部意見出現較大分歧,導致轉型緩慢。當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招呼都不會跟你打。“面對水務行業的大潮涌動,大浪淘沙過后,被后浪拍在沙灘上的,必然是反應遲緩,停滯不前的那些企業。”“別人已經超了你一大截的距離,你還在試錯?”再去做智慧水務或水務運營,已經沒有了必要。回頭去看,陳健也才明白,錯過的成本遠遠大于試錯的成本!
“作為創業者,要有一種精神,敢于去探索創新,絕不能錯失機遇,因為進場的機會是非常少的,所以我們更多的要去參與、去嘗試,這是你跟這個時代發生鏈接最好的方式。”正是這些經歷,也影響了他在之后的創業過程中,可以時刻保持著創新的思維和快速的市場反應速度。
轉換思維 進入有機固廢領域
2015年,備受關注的《水十條》發布,提出要推進污泥處理處置、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應進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
陳健在推進業務的時候,對此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他發現,中國每年的市政污泥產量在4000-6000萬噸,而且處置情況并不樂觀,尤其是好氧堆肥占比并不高。
2019年,陳健創建了北京創臻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臻環境”),從污泥處置開始,進入有機固廢領域。
“角度決定高度”,陳健通過了解發現:中國畜禽廢棄物年產量約40億噸,是污泥產量的100倍,并且具有巨大的治理需求。而且對于糞污的處理,不能焚燒,堆肥的比例也將會大幅提高!
隨著垃圾分類以及無廢城市的不斷深入,固廢產業迎來全面升級,“就像當初進入水務行業那樣,固廢行業同樣迎來了高峰發展期!”。
同樣是行業高峰期,但是陳健明白,這一次,不一樣。一是,不管是EPC、BOT還是PPP,其運營模式在水務行業20多年發展中論證的已經非常成熟,轉到固廢領域,這個發展機會期可能一下子就會壓縮到五年時間;二是,國家隊、地方環保平臺均已直接入場,不會給市場有太多試錯的機會。陳健認為,“細分領域企業要想在夾縫中生存甚至發展壯大,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并且要通過實踐論證好自己的產品技術,能用且好用,性價比要突出,然后以最快地速度去占領市場。埋頭苦干、快速布局,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拿到與國資央企對話的話語權,力爭在五年內達到科創板上市的水平!”
同時,陳健認為,縱觀全球市場,國外的堆肥技術及工藝路線并不比國內的先進,在這個行業細分領域,外來的和尚不見得就能念好經。恰恰相反,在中國這么大容量的市場機會推動和國家環保政策的激勵下,必然會快速推動國內堆肥技術和產品的創新與迭代,而創臻環境的智能好氧發酵裝備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的創新者和佼佼者。創臻環境也將會著眼于海外市場,轉換思維,積極探索,積極求變。
以創新驅動打造有機固廢綜合服務平臺
當前,我國的環保事業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生態環境治理正在向專業化、精細化和系統化邁進,從資本、工程主導逐步回歸到以技術、產品、工藝、行業經驗為主導,對技術產品創新集成、系統解決方案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陳健介紹,創臻環境的核心技術產品是集成式智能發酵裝備,并提供八大解決方案:1、城市污泥好氧發酵解決方案;2、畜禽糞便好氧發酵制肥解決方案;3、餐廚垃圾綜合處理處置解決方案;4、農村糞污綜合處理處置解決方案;5、城市尾菜綜合處理處置解決方案;6、農業秸稈綜合處理處置解決方案;7、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解決方案;8工業有機固廢綜合處理處置解決方案。

一鍵啟動 一機搞定
陳健強調集成式智能發酵裝備是有機固廢處理的專用設備,處理對象包括:市政污泥、畜禽糞便、餐廚垃圾、糞污尾菜、園林垃圾、農林廢棄物等有機固廢。裝備處理過程采用好氧發酵技術,集物料暫存、輸送、破碎、供氣、翻拋、監測、控制等生產環節于一體。一鍵啟動、智能化精確控制、運行過程可實現遠程監控和無人值守。
集成式智能發酵裝備擁有七大特點:
一、高度集成、功能完善相較于傳統好氧發酵工程,以集成式智能發酵裝備為核心的發酵工程的用地面積約為傳統工程的1/3;
二、動靜結合、快速脫水。靜態鼓風為主可有效控制發酵各階段所需的供氧量,動態翻拋為輔可及時對物料進行疏松和內部散水;
三、具有高效的耐酸堿、水汽腐蝕的能力,同時,維護結構厚度可根據項目低氣象環境調整,最低可在零下40攝氏度的環境下實現穩定運行;
四、使用化學洗滌工藝處理發酵過程中的臭氣,反應迅速,不受溫度、氣量、濃度影響,抗負荷能力強,處理最優可達到“零異味”;
五、模塊組合、靈活擴容集成式智能發酵裝備既可獨立運行,也可作為單體模塊,疊加使用,對于需要分期建設的工程,易通過分批采購的形式實現遠期工程的擴容;
六、全程監測、移動控制集成式智能發酵裝備,運行過程全自動化,同時,裝備配有APP,可實現在電子移動設備上的實時監控;
七、變廢為肥,根據發酵不同階段的需求進行設備與參數的智能化控制,高效實現有機固廢的無害化和減量化處理、保證發酵產品質量的穩定,發酵產物可在多種領域應用,確保穩定出料和收益;
步步為營 一鳴驚人
陳健介紹,創臻環境的業務范圍包括,有機固廢、臭氣、污水、土壤等廢物治理與修復領域的技術咨詢、裝備制造、設備銷售、工程建設、運營管理,售后等全產業鏈服務。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創臻環境已經申請30余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軟件版權等知識產權,其中智能發酵裝備通過了機械部環保設備檢測中心的認證,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及中關村高新會員單位,擁有環保工程及機電安裝專業承包資質。

廠房內景
目前,創臻環境建有智能環保設備制造工廠,占地10000平方米以上,機械加工機具齊全、工人機加經驗豐富,智能機器人等核心設備全部實現自主研發。
陳健透露,目前,很多農業循環產業園也都配套了創臻環境的集成式智能發酵裝備,創臻環境已經在全國各地拿下多個項目:
1、天津市有機固廢綜合處理項目


造甲城項目現場
處理對象:生活污泥、黑水糞污、廚余垃圾等混合有機固廢處理規模:30噸/日,含水率80%產物標準: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園林綠化用泥質》GB/T23486-2009)及《有機肥料》(NY525-2012)。
2、內蒙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項目

內蒙項目現場照片
處理對象:沼渣污泥、牛糞、羊糞等動物畜禽糞便;處理規模:50噸/日,含水率60-70%產物標準:產物作為原料深加工制成精制肥產品,符合《有機肥料》(NY525-2012)。
3、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項目(在建)

拉薩項目施工進度照片
處理對象:牛糞、市政污泥、厭氧沼渣,處理規模:30噸/日,含水率75~80%產物標準:產物作為原料深加工制成精制肥產品,符合《有機肥料》(NY525-2012)。
最后,陳健表示,“十四五”期間,畜禽廢棄物,包括農業秸稈廢棄物、農村的生活垃圾處理、有機肥加工等,在“碳中和”的目標下,將會分別迎來千萬億級別的市場空間,同時,創臻環境也會推出新的環保產品,將會牢牢抓住這個機遇風口點,讓新機遇成為新動能,在高質量趕超發展中爭創一流環保企業。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