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7-12 13:53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吳霜
6月29日至7月6日,太原市城鄉管理局、太原市教育局聯合組織實施全市教育系統垃圾分類專題培訓會。作為此次培訓工作的具體承擔單位,E20環境平臺一方面做深做實做細太原市生活垃圾分類的體系建設,另一方面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各行業“落地生根”。為此,E20環境平臺制定了太原市2021年垃圾分類專題培訓實施方案,成立由E20環境平臺合伙人、副教授曹斌博士擔任培訓團負責人,固廢中心研究員、綠色發展中心研究員為骨干核心的師資隊伍,高質量實施培訓,由中源創能承擔培訓會務服務工作等相關保障。全市教育系統約1000位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此次培訓。
在舉國上下歡呼雀躍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E20環境平臺開啟了2021年太原市垃圾分類專題培訓工作,這也是E20環境平臺扎根太原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卓越耕耘的第三個年頭。在太原市政府的支持下,作為太原可持續發展的智庫機構,以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為方向,E20環境平臺始終致力于城市可持續發展系統方案的頂層設計和理論提升,推動相關標準、評估等過程管控機制建立,為太原市可持續發展模式構建、垃圾分類體系建設、西山地區高質量發展等關鍵領域,打造價值奇點,為太原提供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服務。

為深入貫徹國家、山西省、太原市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求,高質量推進太原市教育系統垃圾分類工作,按照《太原市2021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深入學校等公共場所,宣貫垃圾分類知識,開展垃圾分類培訓活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引領校園文明新時尚,全力做好全市教育系統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太原市城鄉管理局、太原市教育局聯合組織實施全市教育系統垃圾分類專題培訓會。

作為此次培訓工作的具體承擔單位,E20環境平臺一方面做深做實做細太原市生活垃圾分類的體系建設,另一方面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各行業“落地生根”。為此,E20環境平臺制定了太原市2021年垃圾分類專題培訓實施方案,成立由E20環境平臺合伙人、副教授曹斌博士擔任培訓團負責人,固廢中心研究員、綠色發展中心研究員為骨干核心的師資隊伍,高質量實施培訓,由中源創能承擔培訓會務服務工作等相關保障。

6月29日至7月6日,在太原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教育系統首先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專題培訓,來自全市六區、三縣、一市的幼兒園、中小學共計690所學校,及教育局直屬學校負責垃圾分類工作的領導,及各區教育主管部門有關負責同志約1000人參加此次培訓。
表:2021年太原市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項培訓活動安排

方法論工具箱內涵豐富,標準指南擲地有聲。作為此次培訓工作的具體承擔單位,E20環境平臺基于太原垃圾分類工作推進形成了方法論和工具箱,協助太原市城鄉管理局和太原市教育局起草并發布了《關于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培訓的通知》,并負責具體協調市教育局、各區縣市教育主管部門、單位開展培訓工作;E20環境平臺依托垃圾分類典型城市和學校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調研,形成了“3+2”的培訓成果,即《太原市教育系統垃圾分類綠色評價標準》《太原市教育系統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太原市教育系統垃圾分類操作指南》3個文件,及《太原市教育系統垃圾分類專題培訓講義》與培訓課件2個培訓材料。

立足實際和具體痛點,普及“分類教育”與“分類實踐”雙輪驅動。為全面提升此次培訓的理論水平,E20環境平臺開展了生態文明、雙碳戰略、綠色低碳發展等新理論的研究,并結合太原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經驗、成績,站在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論述了太原實施垃圾分類的初心,確保思想上不留盲區;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系統實施垃圾分類的重要指示,深度調研和分析了深圳、天津、北京、天津、蘇州、上海等典型城市教育系統實施垃圾分類的經驗做法,并進行梳理和總結,從學校使命和責任的宏觀角度強調從娃娃抓起的價值和意義,明確提出以幼兒園到中小學為重點;解讀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關于在學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太原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等文件,明晰了教育系統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落地的核心任務和重要目標。

做到知行合一,強調主線明晰和系統性工作思路。一是武裝思想,解決問題。高度重視和解讀國家戰略,將垃圾分類工作有機地支撐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形成政策和實施的統一,重視思想和行動的統一; 二是常態融入,多管齊下。充分發揮國民教育引領文明方向的使命,深入融合綠色校園和文明單位的創建工作,以“育”代“宣”,以“踐”代“教”,支持文明衛生城市建設,做到垃圾分類從“未來”抓起,奠定自覺自驅的垃圾分類行為體系基礎;三是明確太原垃圾分類的模式和體系建設現狀,從頂層設計、模式構建、設施建設等角度按照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進行了全生命周期的詳細介紹,突出源頭分類對末端處置的意義和價值;四是明晰學校實施垃圾分類工作主線,高標準高質量實施垃圾分類工作,圍繞學校開展垃圾分類“知識普及”和“分類實踐”的兩個重點工作開展具體工作引導,形成具體的學校垃圾分類的操作指南;五是提出太原學校實施垃圾分類的“五元驅動”工具箱,即完善工作機構(指導制定實施方案、工作計劃、臺賬管理等),做到三個帶頭(黨員帶頭、教師帶頭、學生骨干帶頭),規范分類容器設置(提出教學辦公區、公共區域、食堂、宿舍、實驗室等不同區域設置原則和方法),夯實“三進”工作(介紹了進教材、進課堂、進實踐的具體方法),提升氛圍創建水平(宣傳氛圍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營造、學校新時尚引領等具體方法)、學校垃圾分類考核要求等。

創新形式和內容,保證培訓全方位高質量提升效能。在培訓對象上,重點突出各學校、單位垃圾分類的責任領導、關鍵崗位人員、區教育主管部門的負責人的培訓;在培訓形式上,在理論分析、政策解讀、經驗分享等基礎上,播放相關視頻,發放生活垃圾分類有關工作指引、知識手冊等宣傳資料;在培訓內容上,突出太原教育系統、學校、單位在知識普及、氛圍營造、價值引領等具體場景中存在的問題、需求和痛點,并圍繞上述問題、需求和痛點有的放矢,著力于提高受訓對象的技能、知識水平和能力素質,切實保證培訓質量。

建立“四全”長效機制,持續培養垃圾分類素質和情懷。此次培訓得到了市教育局及各區縣市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太原市教育局、小店區教育局、萬柏林教育局等相關領導表示將進一步在學校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建立長效機制,推進二次培訓,做到全覆蓋、全方位、全領域、全動員,使垃圾分類從“主體多元”向“大一統”轉變,并將從九月份開始進行垃圾分類工作的抽查與專項檢查,建立考評機制。部分學校主管領導也表示將運用繪畫、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組織師生充分思考和宣傳垃圾分類,發揮地球日和環境日等主題節日融合垃圾分類題材內涵,采取聯合黨建、公益志愿、實習實驗等形式多樣的交流機制實踐垃圾分類。實現以豐富學生垃圾分類知識為主線,貫穿多機構和多領域實踐形態,立體構建垃圾知識分類體系。

參訓學員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并紛紛表示此次培訓針對性強,培訓內容豐富詳實,課程內容貼近實際,對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提供了可供參考的依據和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接下來,將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做到學以致用,不斷提高自身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