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22 09:24
來源:啟迪控股
(八)鑒于以上項目需要進一步調查核實,調查組也不排除其中有其它嚴重問題,基于謹慎原則,調查組已經聘請第三方審計進行專項審計。未來隨著調查工作的繼續深入,調查組將繼續發布第二期、第三期公告,并歡迎媒體及各界監督。原舉報郵箱繼續有效(現郵箱未收到任何相關線索。工作組聯系到的媒體、被采訪人等也未提供新的相關材料)。
(九)鑒于媒體明確報道稱所涉及問題系原董事長文一波任職期間發生。調查組已經兩次約談文一波并要求他做出書面說明。現將文一波書面說明中直接回應部分摘要公布(為尊重其本人要求、防止不必要媒體炒作,其全文除上報上級黨委及國家有關部門外,不對外公布)
《關于我與啟迪環境的情況說明》(摘要)
10.22證券時報發表了《啟迪環境涉嫌造假,多個在建工程嚴重虛增,127億總額水份幾何》的報道,作為該公司的創始人,心情沉重。文中涉及項目確實基本都處于長期停建狀態,原因基本上都是因為資金問題。從2017年末開始由于國內PPP項目發展過快,項目質量,項目投資、建設方都暴露出很多嚴重問題,如各地過度包裝大規模PPP項目,沒有考慮未來政府的償付問題。項目啟動過快,項目前期手續不全。政府要求不具備條件前提下快速建設、快速完工。行業內企業過于相信資本的力量,承攬巨量與自身實力不匹配的PPP項目,沒有考慮政策調整可能帶來的后果等。從2017年開始,由于政府對PPP政策的調整,金融機構開始謹慎和收縮對PPP項目的融資支持。由此,造成了幾乎全部的參與到PPP領域的頭部民營環保企業經營困難,在手的未融資的項目都不能融資,已經融資的項目如果融資結構不合理,被提前贖回,造成全面的流動性緊張,很多企業難以為繼,紛紛選擇被國有接管或出讓企業控制權,如東方園林、碧水源、博天環境、國禎環保等。啟迪環境也不能幸免,從此現金流開始緊張。啟迪環境還同步遇到了校企改革啟動,存在大股東變化的不確定性,各金融機構進一步縮減啟迪環境信貸規模。為了盡可能的對所簽項目(包括環衛PPP項目在內,啟迪環境參與的項目近四百個)負責,啟迪環境想盡一切辦法保快完工項目、在運營項目。但還是有少量項目(數量不到5%)未能繼續投資建設,出現停建個別甚至爛尾。這對企業和政府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作為一個工程師,我一直希望能實現技術報國、產業報國。為了搭建更大的平臺,2015年,桑德環境(啟迪環境前身)引進啟迪控股和清華控股作為大股東,雙方投入各自資源,協同發展。2015年-2017年總體達到預期目標。我也一直兼任公司董事長至2019年初。我從2003年任董事長至2019年卸任,沒有從公司拿過一分錢工資和獎金,也基本沒從上市公司報銷過費用。一心只想如何把公司做成全球著名的環保企業。
在新能源領域投資的桑頓新能源(啟迪環境持有22%股權,是第二大股東)以及以處理回收廢電池為主的湖南鴻捷新材料公司,受集團征信影響,也被斷貸和抽貸。這兩年也在全力自救。近期,桑頓新能源引進了湖南財信金控和中金投資等戰略股東,完善了公司治理,未來發展可期。這個公司有近六萬噸正極材料(三元、磷酸鐵鋰和錳酸鋰)和6GW已有產能、11GW在建產能,為湖南本土最大的電池企業。目前已全面恢復生產,在手訂單充裕。
由于集團旗下公司產業較多,我本人喜愛技術和產品,對戰略方向判斷較為擅長,不喜歡也不善于企業管理。我對每個企業都采用目標管理,設定目標責任和激勵機制,公司營銷、項目建設和運營管理都由經營團隊負責,幾乎沒有去過任何一個項目現場。我的日常管理就是每兩個月召開一次重大事項協調會,需要我協調的事項在會上予以解決或安排。因此,可能造成一些管理上的失察。
就報道上指出的項目都是一些未完或未運營的PPP項目,這些項目由于宏觀環境問題或前期手續問題,都沒能融到資,企業自身沒有足夠的自有資金去實施這些項目。同時由于管理團隊沒能銜接好(管理層從2017年開始逐步調整,我本人2018年下半年開始基本沒有關注公司經營),沒能及時處理好和各地政府的對接,造成項目的停滯。其中湘潭項目是因為臨避效應停建,一直在跟當地政府洽商索賠事宜(今年已向當地政府發起索賠訴訟)。這些項目實際進度及業績我不具體掌握,我只是每年簽署了年報,所有項目細節都不了解。就財務情況而言,這些項目都是由啟迪環境投資,由啟迪環境實施項目總承包,然后由各細分專業公司具體實施。因此,即使業績有出入,也不會影響公司的凈資產,體現的當期盈利是未來PPP項目部分收益,是行業慣用做法。但是否存在項目實施超前計量和分包等問題,有待核查結果。但無論如何,我應承擔管理責任。另外,這些項目從數量而言只占啟迪環境經營項目的很少部分,啟迪環境還有占據業務半壁江山的環衛業務,近四百萬噸的水務業務以及國內規模最大的電子廢棄物處置等業務。有潛在問題部分占比不大。
針對啟迪環境遇到的流動性困難和資金緊張困境,大股東啟迪控股和管理層一直在尋求自救,畢竟還有幾百億的資產,近八萬員工。盡管這幾年啟迪環境業績有所下滑,但其曾經的行業地位及在手的優質業務和資產,還是對市場很有吸引力的。和河南城發和吸收合并方案,是一個雙贏的方案,既可以實現啟迪環境脫困,又能實現城發環境做大做強,成為行業領先企業。為了合并后企業的健康發展,對現有潛在風險資產進行計提,符合慣例,其中不少資產未來還能實現價值。
啟迪環境現在的困境作為曾經的董事長肯定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媒體報道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完全理解,監管機構依法核查虛心接受。由于核查,重組停滯,乃至停止,可能造成企業無法挽回的經營困難,由于流動性問題,最壞的結果可能是企業破產。不僅近8萬的就業遇到挑戰,同時幾百個環境項目運營可能出問題,從而可能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
懇請國家相關部門充分考慮啟迪環境的現狀,吸收合并之后企業的成長空間,本著治病救人方針,給予企業繼續發展的機會。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