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0 09:08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徐冰冰
作為上海市醫療廢物、涉疫垃圾收運處置的托底保障單位,面對全市醫廢產生量快速增長,上海環境盡銳出戰,提升收運能力,落實應急處置,最高峰時日收運處置醫廢量達1400多噸,是平時量的6倍。上海環境在這波疫情中表現出的超長“待機時間”和超強處置能力,除了是有“疫情不退 我們不撤”的決心外,其背后還有數字引擎助推,堅決守牢防疫“最后一公里”。
疫情之下的數字基座就是上海醫廢全流程服務數字化平臺,作為上海唯一的醫廢收處管理數字平臺,管理范圍覆蓋全市6700多家醫廢機構,數字化解決了龐大的服務客戶管理需求,提升了醫廢管理韌性和數字管控能力,解決了醫廢接觸防護要求高、容易二次傳染的特殊性,以及全程冷鏈轉運、48小時收運全覆蓋的專業性規范要求。
此外,天馬園區智慧數字化平臺是首個無廢園區整合性數字業務平臺,整合了園區環境環境分析、能源分析、碳減排分析、智慧能量分析等功能,優化了園區各類固體廢棄物的處置流向及變化平衡關系;雙碳信息情況指導碳減排量技術改進;園區多個子項目能量協同、物質協同,將智能調配,實現智能化跟蹤、智能化管理。
固廢碳管家系統也是發揮環境企業特長,深入研究“雙碳”技術的數字創新產品,可以針對固廢末端處置設施碳排放核算動態計算和預測,促進設施設備關鍵環節運行狀況、設備能耗、成本效益等核心指標管控與評估,構建全鏈條碳排放清單與指標體系。
開展多方合作,聯手實現共贏
“深耕才能收獲,聯手才能共贏。”2022年,上海環境還積極主動與同行、高校等多元主體“牽手”合作,學習交流經驗。
其中,上海環境與山西建投、山西安裝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形成了密切的合作伙伴關系,牢固了山西業務市場,為上海環境在山西省的深入發展增添動力。
上海環境與交運股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優勢資源互享、數字化轉型、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等方面為切入點,共同致力于建設人民城市,服務上海、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上海環境與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簽署校企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學生就業、勞模精神進校園等方面開展合作。王瑟瀾表示,校企合作既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更是企業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企業反哺高校、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有利抓手和應盡責任。
此外,上海環境這一年來,拜訪了包括電氣環保集團、康恒環境、中信環保、瑞科際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烏魯木齊市政環衛集團等在內的多家企業,學習交流垃圾焚燒、廚余垃圾等不同細分領域的知識,以一顆不斷進取的心闊步前行。
上海環境憑借強勁的實力連續多年榮獲“年度固廢十大影響力企業”,其榮譽的獲得離不開上海環境敏銳的戰略眼光和堅定的布局。“2022(第十四屆)固廢企業評選”大幕開啟,今年上海環境的表現如何?屆時將在“2022(第十六屆)固廢戰略論壇”上為您揭曉。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