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8 16:02
來源:中國固廢網
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固廢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00例案例,涉及城市礦山、一般工業固廢、土壤修復、危險廢棄物、環衛、有機廢棄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領域。
項目名稱:農業農村有機廢棄物村級資源循環利用站
推薦單位:廣西力源寶科技有限公司
模式:BOO模式
參與環節:設計,投資,建設,設備,運營
項目所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
項目概況
本項目位于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劉三姐桑蠶高效生態產業(核心)示范區,利用示范區現有蠶沙無害化處理預處理中心建設村級有機廢棄物循環利用站,總占地面積200平方米,投資規模80萬元,有機廢棄物處理能力3噸/天,覆蓋蠶農1000多戶和3000多畝桑園,實現示范區核心區養殖廢棄物(蠶沙)、桑枝、秸稈、廢菌棒、廚余垃圾、廁所糞污等農業農村有機廢棄物就地肥料資源化利用,有機廢棄物協同處理成本約120元/噸,創造就業崗位2~3個,產生的生物質基材就地循環施用于示范區桑園,改善桑園土壤生態,提升桑園地力,使示范地桑葉產量較當地平均產量提升50%以上,構建“農業農村有機廢棄物不出村”的整村推進循環利用產業模式,解決了蠶業生產廢棄物治理難題。
項目亮點
本項目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農村廁所糞便高效資源化處理關鍵技術與示范》項目華南丘陵地區農村水沖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示范點和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桑蠶產業種養循環關鍵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示范點。
解決農村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難題
本項目實現養殖廢棄物(蠶沙)、桑枝、秸稈、廚余垃圾、廁所糞污等有機廢棄物協同就地資源化利用,3~5天一次性發酵腐熟,從源頭控制農村有機廢棄物,“垃圾不出村”,有效控制污染物對大氣、水體、土壤等自然資源所造成的危害,解決蠶沙未經處理亂倒亂堆或直接施用于桑園,散發惡臭氣味及其攜帶的病原菌嚴重污染農村水源、桑園,導致蠶病爆發,制約產業可持續發展和威脅人畜生活健康的難題,保障農村人居環境安全。
促進我國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
把有機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廣辟肥源,能夠為“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提供重要的物質保障,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機質,提升耕地質量,形成“以肥治污、以肥治廢、以肥治地”的治理理念,促進我國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所產出的有機肥料產品可循環用回農業生產,構建健康生活理念,保護和改善人居環境,推動我國“美麗鄉村”建設。
有機廢棄物村級循環利用站
CCTV-10《創新進行時》欄目組采訪現場圖
示范意義
本項目因地制宜,利用劉三姐桑蠶高效生態產業(核心)示范區現有蠶沙無害化預處理中心建設有機廢棄物村級循環利用站,實現養殖廢棄物(蠶沙)、桑枝、秸稈、廚余垃圾等有機廢棄物就地肥料資源化利用,減少化肥使用量,改良桑園土壤,提升桑葉品質和產量,帶動農戶增收,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破解農業農村有機廢棄物治理難題,實現桑蠶產業種養內循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夯實產業基礎,促進河池市桑蠶產業健康發展,符合我國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政策。
項目構建支撐農業綠色發展的技術體系,破解我國農業農村資源環境突出問題,以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實現農業綠色發展,為返鄉創業青年提供技術支撐和鄉村振興賦能添力。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