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6:47
來源:撫順市生態環境局
為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轉型,助推生態文明建設,日前,撫順市生態環境局等21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撫順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推進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我市建設“無廢城市”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強化固體廢物源頭減量,提升廢棄物資源綜合循環利用水平,有效保障無害化處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固體廢物填埋量,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
《方案》以推動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導向,以補齊固體廢物治理基礎短板、完善固體廢物污染治理體系、提升固體廢物管理水平為重點,結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統籌制度、技術、市場、監管等要素集成,重點針對工業固體廢物、農業廢棄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險廢物等五大類固體廢物,提出“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的主要任務。加強制度、技術、市場和監管體系建設,全面提升保障能力,著力構建制度體系、完善技術標準、激發市場活力、健全監管“四大保障體系”,統籌城市發展與固體廢物管理,努力探索形成城市固體廢物治理新模式。
在推進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方面,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促進工業固廢源頭減量,到2025年,推動建成望花、勝利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園和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力爭全市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0%。在促進農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中,推行農業綠色生產,發展生態種植、生態養殖,建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到2025年,主要糧食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持續提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8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農膜回收率持續保持在85%以上,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到80%以上。
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動垃圾分類收運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加快補齊農村垃圾焚燒設施、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短板,到2025年,逐步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基本健全,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提升至60%左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
為使建筑垃圾得到規范有序資源化利用,我市將科學布局建設正規建筑垃圾消納場,編制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標準,積極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到2025年,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60%。對于危險廢物強化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落實重點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退役費用預提和管理辦法。促進危險廢物利用處置企業規模化發展、專業化運營,提升集中處置基礎保障能力。建立完善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和機制。建立危險廢物環境風險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強化部門間信息共享、監管協作和聯動執法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嚴厲打擊非法排放、傾倒、收集、貯存、轉移、利用或處置危險廢物等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我市將以撫順縣為試點優先開展創建工作,鼓勵其他縣區根據全市方案和“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同步推進。目前,我市建立全市“無廢城市”建設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各成員單位和各縣區將按照“無廢城市”創建實施方案時間表、路線圖細化分解的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和保障措施等,積極開展相關工作,市生態環境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對接省“無廢城市”建設技術專家庫,為“無廢城市”建設提供全流程跟蹤式技術幫扶指導。全市將面向學校、社區、家庭、企業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宣傳,用好政務新媒體、新聞媒體、環境教育基地等各類陣地平臺,發揮社會組織、志愿者等積極作用,結合“六五環境日”“節能宣傳周”等重要節點,做好政策解讀,普及基本知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公民節能環保意識,促進行為節能,形成社會共識。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