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27 11:23
來源:廣東廣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為深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動集團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即日起,集團將陸續刊發各企業深化改革的實踐案例,認真總結、宣傳推廣改革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比學趕超促改革的良好氛圍。
投資集團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廣東環保集團發展“大環境”主業為引領,切實扛起全省環境綜合治理主力軍重任,使黨建成為公司改革發展的“紅色引擎”,用改革發展成果有效檢驗“黨建+”戰略的實施成效。

普寧市生活垃圾環保處理中心一、二期項目
黨建引領文化聚合力,
筑牢干事創業思想根基
樹品牌,展示企業形象。創建“趕考·奪魁”“綠電紅焰”等黨建品牌,開展作風整治、作風大比拼、“不做躺平式干部奮發實干”倡議活動,持續完善思想和作風建設常態化機制,經驗材料在國務院國資委、《人民日報》、學習強國、南方+、省國資委等平臺刊登。
建陣地,筑起文化堡壘。以“十大黨建實事”為抓手,成立62個攻堅克難黨小組,19個共建紅旗黨組織,6個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8個黨員安全先鋒崗(責任區),建成首個“十大黨建實事”實踐創新基地,在各大項目現場及班組、站室建立黨建園地,打造特色文化長廊,展示黨建引領、黨員聚力、人才培育、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的新形象、新風貌。

投資集團首個“十大黨建實事”實踐創新基地
黨建引領項目加速度,
聚合項目推進攻堅力量
紅色工地“樹標桿”。聯合各參建單位成立臨時聯合黨支部,把“黨建空白”織密成“黨建高地”。調動各類資源在項目一線匯聚,深入項目現場調研、靠前指揮,落實“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節點化”,項目攻堅克難黨小組齊發力,推動項目按期開工建設、竣工驗收、投產達產。2023年,投資集團在建12個項目(含參股),總投資規模達63億元,全部完成年度建設目標。垃圾焚燒發電處理垃圾92萬噸,增幅4.3%,累計上網電量 2億度;安全處置醫廢3萬噸,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達106%。
建設過程“全監督”。制定掛點督導、廉潔共建、配備監督“廉絡員”、特邀監督員等十一項重點項目監督機制,加強警示教育、監督檢查、落實整改,協同作戰能力明顯提升,廉潔從業意識明顯增強。

省重點項目揭陽市區垃圾處理與資源利用廠(二期)項目鍋爐點火一次成功
黨建引領改革新動力,
主業轉型升級提速增效
務求實效,破解發展瓶頸難題。領導班子圍繞企業發展重難點合力攻堅,實行謀題、破題、解題“全過程”閉環落實。舉一反三查擺突出問題,推動歷史遺留問題妥善解決,主題教育期間,建章立制14項,調研項目、問題清單整改、民生項目均100%完成。投資集團不斷延伸產業鏈,2024年,以全省“一張網”的整體謀劃,通過互聯網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賦能,逐步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廢棄物回收體系,致力打造以廢舊電器、家具、電子產品(含舊手機)及低值可回收物、廢塑料及廢金屬等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集群。
對標一流,推動企業提質增效。“容毅浜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打造企業技術攻關團隊,技改攻關、專利申請等屢獲佳績,保障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楊枝安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通過“師徒結對”帶動“傳幫帶”,自主研發的高新技術產品入選2023年廣東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名單。2024年7月,投資集團首個自建研發實驗室——固廢綠色低碳再生資源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落成。截至目前,累計獲得國家及省級科技獎項6項,授權專利96項,參與制定標準4項,建成市級以上研發平臺4個。
黨建引領人才硬支撐,
企業創新發展蓄力賦能
實施人才強企戰略。近三年,投資集團引進高素質專業人才74名,引進及培養中高級職稱人才35人,實現主業高精尖人才零的突破。建立人才隊伍定期盤點機制,建立“未來企業家”“專業精英”“技術領英”三類人才庫,通過系統性培養,顯著提升關鍵人才隊伍整體勝任度。
構建學習型組織。近三年開展黨員干部政治教育、黨性教育、紀法教育相關培訓3612人次;開設“三營一項目”等近40個培訓課;搭建近400道題目的企業內部題庫,并運用到干部競聘選拔、員工晉升考核工作。
黨建引領群團向心力,
營造健康向上發展環境
深化“工會六大品牌”。舉辦技能競賽、文體活動,實現職工企業年金、補充醫療“應建盡建”,成立6個“職工小家”、15個“愛心驛站”,每年為系統內24個高溫作業點上千名高溫作業人員送“清涼”,職工群眾獲得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廣州首個小型醫療廢物集中收集點投入使用,打通小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規范化收集“最后一公里”,共建“無廢城市”;開展環保知識進校園、進社區,做好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搭建消費幫扶平臺、為共建鄉村修路,助力“百千萬工程”。

環保知識進校園志愿服務活動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