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11-12 14:42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易發升
當唐山花海片區從城市棕地蝶變為"城市后花園",作為項目核心承建方的正和生態,卻在2025年三季報中交出了一份充滿壓力的答卷——前三季度凈虧損2122萬元,單三季度虧損額攀升至4536萬元,同比降幅超220%。同時,三季報中表明,唐山花海項目回款未按預期在9月底前到位,是導致三季度業績承壓的核心因素。
項目"生態成就"與企業"經營困境"形成鮮明對比。正和生態工程干了3年,討債之路卻從2021年6月30日開始至今仍在繼續,這背后,是企業要錢比干活更艱難的苦澀與無奈。
近日,在接受中國水網專訪時,正和生態負責人表示,從巔峰時的近千名員工降至不足三百人,企業仍在等待一個與唐山市政府直接對話、共同面對問題的機會。
01. 20年"唐山生態主力軍",4年"追債人":企業的堅守與無奈
正和生態(股票代碼:605069)1997年成立,深耕生態環境領域28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其與唐山這座工業城市的合作淵源也已超過20年。
從2006年南湖改造、2016年世園會,到東湖花海、環城水系等項目,正和生態深度參與唐山生態文明建設,助力唐山從 "工業重鎮" 向 "生態新城" 轉型,是城市生態蛻變的見證者與建設者。
▼正和生態在2015年南湖建設中粉煤灰山修復前后對比。受訪者供圖

唐山花海項目是其近年代表作,旨在整治開平區采煤塌陷區污染。正和生態自2018年承接規劃設計后,全程參與 "規劃設計 - 建設 - 運維",2021年助力河北省第五屆園博會開園,將 "工業傷疤" 打造成 "城市后花園",獲多項國內外生態大獎。
▼ 唐山花海片區建設前后對比。受訪者供圖


但亮眼成績背后,項目回款遲滯。截至目前大額欠款一直未收回,給公司經營帶來壓力。
02. "財政已落實",責任主體已明確,承諾卻難兌現
在正和生態辦公室,企業相關負責人為中國水網展示了一沓厚厚的唐山項目文件,這些材料清晰勾勒出項目從立項到結算的完整過程:
2019年6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同意唐山市承辦河北省第五屆園林博覽會和第四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賽的復函》,明確由唐山市人民政府承辦第五屆園林博覽會。
2020年8月13日,唐山市人民政府下發關于河北省第五屆園林博覽會唐山市籌備工作委員會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的通知,明確籌委會主任為市長,資金保障部由唐山市財政局牽頭,負責園博園建設運營管理資金籌措和落實工作。
2020年8月11日,代建單位唐山市花兒海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發布招標文件,招標文件顯示,資金來源為財政資金,并明確已落實。
2020年9月4日的中標通知書顯示,河北省園博園項目由正和生態等5家單位中標。
2023年11月23日,河北省第五屆園林博覽會建設項目竣工結算審定書中明確了審定結算金額為15.8億元。正和生態市場負責人表示,其中正和生態審定結論為5.23億元。
▼ 明確籌委會資金保障部由唐山市財政局牽頭受訪者供圖

▼當時的招標文件。受訪者供圖

▼竣工結算單 受訪者供圖

"當初招標文件白紙黑字寫著'財政資金已落實',項目承辦單位是唐山市政府,資金支付的責任主體是唐山市財政局,我們才放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推進。可現在,企業卻陷入'干活易、要錢難'的困境,這與政府部門當初的承諾嚴重不符。"這位負責人無奈感慨。
03. 業績承壓背后:唐山回款滯后是直接誘因
10月31日,正和生態發布第三季度報告,業績遠不及預期。關于虧損原因,正和生態在三季報中明確指出:唐山花海項目回款未按預期在9月底前到位,是導致三季度業績承壓的核心因素。
回溯一個月前(10月8日),正和生態首次公開發聲、反映欠款困境,此后,唐山市開平區領導先后帶隊到訪并聯動唐山市財政局專項協調,實現了小部分欠款落地。但據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透露,這筆回款"僅能勉強緩解當前的燃眉之急",遠未解決企業面臨的根本資金壓力。
正和生態表示,更讓企業焦慮的是,截至目前,公司仍未與唐山市政府建立起直接對話的有效機制,雙方也尚未簽署任何具有約束力的后續還款計劃。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項目的大額欠款近5年,資金如果無法按預期回籠,對今年年報業績的也會產生很大影響,對投資者也無法交代。"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