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11-20 10:06
來源:光大環境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25年版)》,光大環境旗下技術裝備自主研發的“廢舊動力電池高效熱解關鍵技術及有價組分回收成套裝備”成功入選,標志著該技術與裝備獲得國家層面認可,為中國退役動力電池資源化利用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通知要求,該目錄經企業申報,省級主管部門、相關行業協會及中央企業推薦,并經過專家評審等嚴格程序篩選編制形成,旨在推動先進環保裝備的研發創新與應用推廣,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堅實技術保障。該目錄涵蓋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土壤污染修復、環境監測、減污降碳等多個環保領域,共收錄115項技術裝備,并按“開發、應用、推廣”進行分類。“廢舊動力電池高效熱解關鍵技術及有價組分回收成套裝備”被納入“推廣類”中的“固體廢物處理”領域,標志著該技術與裝備在產業化成熟度與行業實用性方面獲得充分認可。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迅猛發展,退役動力電池規模持續攀升,構建安全、高效、綠色的電池回收體系有利于實現退役動力電池資源再利用,推動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成為行業迫切需求。光大環境立足科技自強自立,攻克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技術瓶頸,開發了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廢舊動力電池高效梯級熱解關鍵技術及有價組分回收成套裝備”,為促進電池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推動新能源產業鏈閉環發展提供了“光大方案”。
技術團隊研發的廢舊動力電池“安全帶電破碎、高效梯度熱解、清潔煙氣處理”等核心技術,實現了電池在帶電狀態下的安全破碎,處理效率較常規處理提高30%,多級電磁熱解爐窯控溫精度可達±1℃,多級濕法脫氟效率超99%,自主開發的全廠自適應調節的自動控制技術可使全廠設備、系統“一鍵啟停”,單臺成套裝備年廢舊動力電池處理量可達5000噸-30000噸,實現了廢舊動力電池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確保生產流程綠色、安全、穩定。
截至目前,成套裝置與系統已獲核心授權專利21項,先后入選“江蘇省工信廳首臺(套)重大裝備”名單、“國家工信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項目”,并獲“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2024年度環保裝備技術創新獎一等獎”,技術先進性與創新性屢獲權威認可。
隨著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并不斷成熟,光大環境亦加快推進成果落地轉化,為江蘇常州廢舊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提供全廠工藝設計與破碎篩分系統、熱解系統及尾氣系統等成套設備與相關服務,助力該項目成為江蘇省首個電池回收全產業鏈示范項目。該項目設計年處理量廢舊動力電池規模達8000噸,各項運行指標均達到設計預期,系統運行穩定、環保達標、操作簡易,具備良好的行業示范效應和推廣條件。
此次成功入選國家級目錄,不僅是對技術裝備在新能源行業資源處置領域技術創新成果的高度認可,也彰顯了光大環境在環境治理技術裝備研發方面的綜合實力。未來,光大環境將持續錨定“兩化一型”(科技化、國際化、生態型)戰略方向,聚焦國家環境治理需求,深化技術升級與產業轉化應用,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服務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更多力量。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