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濟快速增長和資源嚴重短缺的今天,再生資源因為具有十分可觀的利用價值和巨大的潛力,被稱為“第二礦藏”。但是,目前我國眾多再生資源產業發展面臨的現狀卻不容樂觀,環保部門認定的合格企業,因為收不夠原料而大量閑置,沒有任何資質的小企業、小作坊卻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地下產業鏈”。“地下經濟”唱主角還帶來資源嚴重浪費、原料回收困難、環境二次污染以及再生產品安全、職業衛生、社會治安等諸多問題,已構成阻礙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任重而道遠,除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先進技術的依托,如何構建一個規范、經濟、高效而且環保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已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
在日前舉辦的中日“廢舊電子電器產品回收與再利用制度建設”論壇上,長三角循環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杜歡政教授分析了我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詳細介紹了他提出并建立的“永康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試點工程,受到參會代表的廣泛關注。論壇結束后,中國固廢網對杜教授進行了專訪。
杜歡政教授多年從事再生資源利用領域的研究,被人稱為“垃圾教授”,對我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有著獨特的見解。他說,目前回收體系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在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主要是在“生產者責任制”的基礎之上建立“大家電聯盟”,由聯盟企業提供資金,并建立基金會,再在基金會的基礎上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然后在這個管理機構的下面成立兩個專門公司,并通過有處理能力的回收企業進行相應物資的回收處理和再利用;另外一種就是我國目前的再生資源回收現狀,絕大多數的再生資源回收是由走街串巷的“農民游擊大軍”低價收購的,再經過手工作坊的簡單拆卸,進行二次使用,或者直接進入二手市場,進行交易,重新回到市場。
杜教授指出,前一種回收體系要求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達到較高的層次,積累了較為雄厚的經濟物質基礎,社會公眾有較高的環境意識,并有較為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后一種回收體系是我國的現狀,但是存在二次污染嚴重、資源的回收利用率低、回收農民的職業衛生無法保障等諸多這種體制下無法避免的問題。
[page] 在我國,個體農戶是再生資源的回收大軍,占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的90%,但是在回收中只解決了初步的經濟問題,還沒能很好的解決環境問題。杜教授認為應該結合我國的國情,綜合考慮資源和經濟兩個因素,充分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優勢,建立“以回收基地為龍頭、以廢品回收公司為骨干、以個體回收戶為基礎、以信息管理為手段”的再生資源回收處理體系。同時,在回收基地的建設中,政府要充分發揮公共管理的職能,依靠行業龍頭企業的力量,統一搭建平臺,在全國各城鎮的城鄉接合部,建立再生資源的回收基地。回收基地應該由政府統一無償劃撥土地,由行業龍頭企業投資建設和運營,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監管、統一納稅、統一排污。并統一收編個體回收戶,為個體回收戶(回收企業)提供稅收、監管、排污、信息等保障,促成其在基地內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與此同時,政府應立法確定凡回收基地之外的再生資源回收、拆解均為“非法”,并對其加強監管和打擊,掃除基地外低價收購等不公平競爭現象。
杜教授還指出,由于城鄉差別、地區差別、貧富差別的存在,在不同地區建設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時,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有差別、有步驟地進行。另外,在回收體系構建過程中應遵循幾個共同的原則:一是市場化原則,在投資建設再生資源“回收基地”,以及“收編”再生資源“個體回收戶”的過程中,要遵行市場規律,按市場經濟的原則辦事;二是生產者責任制原則,即“誰污染誰負責”的原則;三是公共責任制原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各個環節,政府要充分履行其公共管理職責;四是“改編”原則,建設“回收基地+個體回收戶”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其中一個關鍵性的工作就是收編“游擊大軍”,培育“個體回收戶(回收企業)”。
杜院長強調收編“游擊大軍”,培育“個體回收戶(回收企業)”這些工作十分重要。據統計,在我國“回收游擊大軍”總人數到達2000萬,像廣州,從事這門職業的絕大部分是三四十歲的外地中年夫妻,這些人多半是農民,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家里負擔特別重,很多人就靠撿垃圾換取生活必須的“現金”,靠撿垃圾供孩子讀書,供老人看病。對這些“游擊隊員”進行合理的改編,是一個巨大的就業工程,也是一個巨大的穩定工程。做好這項工作,本身就是為構建和諧社會做了一件實事。
談到備受矚目的永康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杜教授介紹說這個體系由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再生資源交易市場和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系統三個子系統構成,通過“政府搭臺——行業管理——企業運作”的運營管理模式,建立了以永康市廢舊金屬材料市場為龍頭,以4個再生資源分揀中轉站為骨干,以120個回收站點為基礎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目前該回收體系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再生資源產業本來就應該是一項經濟與社會效益雙贏的“朝陽產業”,相信通過建立更加規范和完備的回收體系,再生資源產業能夠由“地下經濟”轉為“陽光經濟”,為“第二礦藏”的黃金發展期開通一條“綠色通道”!
(中國固廢網 王彩霞)
編輯:王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