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10-25 13:39
來源:中國固廢網
2010年,正值“十一五”與“十二五”交替之年。作為一個承前啟后的關鍵年份,一些以往政策法規的實施情況開始總結,同時一些新近政策規劃的制定開始落實。對于尚處于發展初級階段的我國固廢處理行業亦然。
有消息稱,“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將投入超過5000億元用于固廢處理。此前,曾有業內專家預測,“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投入將達到3.1 萬億元,在“十一五”1.4 萬億基礎上翻番,預計2010 年環保產業產值有望超過1.1 萬億元。當前,我國固廢處理行業尚處初級階段,產業正在進入高速發展的拐點,而這一轉折勢必將受到政策的驅動,可以預見的是,一系列相關政策將緊鑼密鼓地制定與實施。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我國固廢處理投資規模2100億,年均增速18.5%。根據國際經驗,這一階段將持續10 年以上,預計2020 年將擁有6814 億規模、占環保總投資的30%,而這一比例最終要提高到50%左右。這預示著我國固廢處理行業將進入“黃金十年”。因此,這一領域引來各地政府的關注,“十二五”期間,政府對固廢處理的政策規劃投入或將成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雖然我國固廢處理行業起步較晚,但1995年10月30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我國第一部針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的立法)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固體廢物的綜合處理工作納入了法制化的管理軌道。經過多年的摸索與研究,配套法規和規章日臻完善,重要法律制度和規定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實施過程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
全國人大環資委薛惠鋒在“2009中國固廢高級論壇”上表示,危險廢物減量化成效不顯著;危險廢物非法轉移現象大量存在;多數危險廢物的利用、處置行為尚未納入環保部門的監管之中;進口廢物倒賣現象屢禁不止等均是當前面臨的問題。部分法律條款的規定比較原則、缺乏可操作性成為導致上述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
固廢法規在“十一五”與“十二五”期間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薛惠鋒將在由中國固廢網、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主辦的“2010固廢戰略論壇”上對此做“十一五”的回顧與“十二五”的展望。同時,來自中國環境規劃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城市建設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專家,將就固廢行業的政策導向、法規動向、行業規劃等做以深入的交流。本次論壇得到了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的支持。(姚森婧)
編輯:姚森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