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11-27 09:07
來源:中國固廢網

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分類
徐海云介紹說,生活垃圾處理有三種基本形式:回收利用、焚燒和填埋。垃圾回收利用有三種基本形式,一是直接回收利用并保持其原有的使用功能,比如將啤酒瓶等經過清洗后重新作為啤酒瓶使用。舊衣服、二手物品使用 ;回收利用的第二個層次是不再保持其原有的形態和使用性能,但還保持利用其材料的基本性能,如廢紙再生、玻璃再生; 回收利用的第三個層次是不再保持其原有的形態、使用性能和材料的基本性能,但還保持利用其部分分子特性等如生物質有機垃圾的堆肥 。
沒有經濟手段就沒有垃圾分類收集
徐海云認為垃圾的分類回收與經濟手段是密切相關的,沒有經濟手段就沒有垃圾分類收集。垃圾分類回收的經濟手段包括:計量收購(負付費)、計量付費(正付費)、計量押金制度。我國生活垃圾的廢品回收屬于計量收購也是分類收集。發達國家往往采用計量付費推進分類收集。如:韓國從1995年引入生活垃圾按袋收費機制,生活垃圾產生量下降16.6%,回收率由1994年 15.7 %增加到2001年43%。
無論如何分類收集總會有剩余垃圾
現代生活垃圾的構成是復雜而多樣的,分類收集的目的是將其中清潔的可回收的部分進行單獨收集,以便生活垃圾進行回收和處理。由于分類收集涉及每一個居民,而且當物品變成垃圾時所處的狀態千差萬別,因此,分類收集特別是用于直接回收的分類收集只能是相對的和有限的,不管采用什么樣的分類,“剩余垃圾”這一類都是不可缺少的。
垃圾分類收集建議
徐海云對垃圾分類收集提出了建議:①建立家庭有毒有害垃圾單獨收集體系;②務實推進家庭的廚馀類有機垃圾管理;③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
徐海云總結到,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目前生活垃圾處理的矛盾:投入不足。如果要展開表現為:投入與需求的矛盾;市場化快速發展與監管能力的矛盾;高標準與低支付能力的矛盾。總是有限的錢完成最大限度的任務,體現在回收利用與末端處理脫節;投資與建設脫節;建設與日常運營脫節;日常運營與環保監督脫節。實事求是是認識和解決生活垃圾問題的唯一途徑,垃圾資源化不是“唐僧肉”;不要讓新技術成為“綠豆”;減量化的作用不能夸大;摒棄偽環保主義。(劉永麗)
編輯:成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