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產業政策走向,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探討產業發展,加強國際交流
2011年1月22日,“首屆城市生物質燃氣產業戰略論壇”在北京清華大學隆重舉行。論壇由城市生物質燃氣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主辦,由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中歐清潔能源中心(EC2)、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科技創新服務聯盟協辦。來自環保部和建設部的相關領導、國內外政府機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等的代表、專家逾百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會議現場
生物質燃氣產業是國家已經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內容,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和優先發展領域,涵蓋于“節能環保”和“新能源”兩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中,是一個跨越多個產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生物質燃氣產業,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搶占新一輪全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制高點;另一方面可以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城市的科學可持續發展。同時,對我國履行二氧化碳減排的國際承諾,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本屆論壇聚焦生物質燃氣產業發展中的關鍵瓶頸問題,致力于推動生物質燃氣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應用,旨在整合相關優勢資源,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突破生物質廢物能源轉化和能量利用的核心技術,打造科技創新型技術產業鏈,引領生物質燃氣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聯盟秘書長、清華大學汪誠文教授主持了論壇開幕式。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郝吉明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余剛教授,北京市科委社發處邢永杰處長,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劉靜平主任,中國—歐盟清潔能源中心Costa Alessandro等出席了論壇開幕式。
本次論壇分為為政策與管理、技術研究與創新、企業案例與產業化經驗分享、國際合作四個單元。
在政策與管理單元,郝吉明院士作了題為《中國邁向綠色繁榮,發展低碳經濟的途徑研究》的特邀演講。郝院士圍繞著“全球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中國發展低碳經濟情景分析”、“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五個支柱”等三方面進行系統闡述,認為低碳經濟與中國科學發展的理念是一致的,低碳經濟在產業轉型中已經日益顯現出其重要性。聯盟秘書長汪誠文教授匯報了聯盟發展規劃,結合國家科技創新工程,詳細介紹了生物質燃氣科技工程規劃和聯盟創新環境建設的進展情況。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張韻副院長介紹了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污泥無害化處置規劃研究”的成果,分析了污泥處置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主導技術方向,特別是重點推薦了污泥預處理-厭氧消化燃氣化技術路線。
在技術研究與創新單元,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山東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分別針對生物質制氫、生物質高級厭氧消化、生物質熱解氣化、生物質燃氣供能、生活垃圾生物制氣等技術,進行了精彩演講,介紹了生物質燃氣技術的國內外現狀,凝練了我國生物質燃氣產業的發展方向。
在企業案例與產業化經驗分享單元中,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環境衛生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維爾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投環境實業公司、山東百川同創能源有限公司、廣西神州環保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天人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企業家共同分享了城市生物質燃氣產業方面的工程案例以及企業經驗。
在國際合作單元,澤爾曼生物能源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挪威CAMBI公司、地中海氣候變化研究中心(CMCC)、法國原子能委員會(CEA)的專家們介紹了國外生物質燃氣的發展及應用,為聯盟搭建和完善城市生物質燃氣產業的國際合作平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論壇上,國內外專家、企業家針對城市生物質燃氣產業的技術發展方向、市場推廣、政策支撐體系等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深度的交流。
本屆論壇為解決生物質燃氣產業發展制約瓶頸、推動生物質燃氣產業發展作出了努力。城市生物質燃氣產業戰略論壇的使命將始終保持一致,即致力于通過論壇進行城市生物質燃氣產業高端的戰略對話與交流,探討最前沿的科技與學術成果,分析國內外生物質燃氣技術與行業發展趨勢,打造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平臺,充分實現多方互動交流,促進城市生物質燃氣產業的發展。
編輯:劉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