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12-28 11:5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鄭巖
焚燒,作為一種垃圾處理處置方式,具有占地面積小、場地選擇易、處理時間短、減量化顯著、無害化較徹底、可回收垃圾焚燒余熱等優點,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一種重要方式。近年來隨著資源和能源危機的影響,垃圾的處理不斷向“資源化”方向發展,焚燒發電作為垃圾“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的最好措施之一,在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成為當前國際上廣泛運用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
目前,全世界共有生活垃圾焚燒廠近2100座,其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約1000座,總焚燒處理能力約為62.1萬噸/日,年生活垃圾焚燒量約為1.65億噸。這些焚燒設施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按年處理量分析,歐盟19國年焚燒處理占38%,日本占24%,美國占19%,東亞部分地區占15%。近年來,隨著焚燒處理技術的發展,國外對生活垃圾焚燒廠實施了大規模的結構調整,通過更高的環保標準來改造舊的焚燒廠,關小廠、建大廠,使焚燒發電廠向規模化、大型化發展。
發達國家穩發展
美國:1905年,美國在紐約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而經過多年的發展,到1995年開始停止新建垃圾焚燒廠,并把建成的廠逐步關掉。根據美國環保局《美國城市生活垃圾2007:實施與數據》統計,自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美國全國垃圾焚燒處理率一直在14%左右,到2007年,美國共有87座“廢物能源回收廠”(WTE),分布在26個州,共有焚燒爐220臺,設計總處理能力為93943噸/日,裝機總容量為2720MW,年發電量為170億度。在美國廢物能源回收廠中,有65座采用大規模焚燒技術,15座采用垃圾衍生燃料(RDF)技術。在管理方面,美國聯邦政府和24個州政府將可用于燃燒發電的垃圾歸類為再生能源,并提供政府補貼。
歐洲:1996年到2007年,歐盟15國垃圾填埋量不斷減少,焚燒量呈上升趨勢。歐洲地區垃圾焚燒廠的數量從2001年的402座,增加至2004年421座,到2006年又增加到425座,總體上維持在400多座,并沒有猛烈增長。
以德國為例,其在嚴格的環保標準要求下,在政策上對垃圾焚燒發電產業持鼓勵態度。德國執行的17.BimSchV是世界范圍內最嚴格的垃圾焚燒設施排放技術標準,特別是針對二惡英、呋喃和重金屬。德國通過稅收、垃圾收費、財政補貼、生產者責任、押金返還制度等對垃圾發電進行管理。他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垃圾焚燒技術研究開發的國家,其焚化裝置幾乎全部用于發電,并正在積極開發垃圾氣化熔融技術。目前德國約有70余座垃圾焚燒廠,每年可處理生活垃圾1800萬噸。2008年,德國從荷蘭、意大利等過進口垃圾600萬噸,以滿足垃圾處理廠的生產需求。
日本是運用焚燒技術處理生活垃圾比例較高的國家,焚燒廠數量位于世界第一位。2001年至2006年間,在生活垃圾總產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由于循環利用比例增加,日本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的總規模呈略微下降的趨勢。垃圾焚燒廠數量從2001年的1680座減少為2006年的1301座;而單位垃圾焚燒廠的垃圾焚燒處理規模卻從121噸/天增加到147噸/天。截至2006年底,日本生活垃圾焚燒廠總處理能力約為19萬噸/日,全年焚燒生活垃圾3800萬噸,占其生活垃圾總產生量的77.7%。針對垃圾焚燒廠處理規模的增加,日本余熱利用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更趨向于熱利用效率更高的發電。
日本政府制定了新能源戰略規劃體系、法律扶持體系、傾斜性產業政策體系、垃圾發電研發激勵體系四大部分扶持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發展;其大型城市垃圾焚燒技術十分先進,二惡英的排放遠遠低于國際通行標準,同時還有數量眾多的小型垃圾焚燒爐分布在每個鄉村,處理能力一般小于2噸/小時。
亞洲成產業發展新市場
在亞洲地區除日本外,新加坡和臺灣地區垃圾焚燒發電建設也比較好,2009年的垃圾焚燒處理量分別達到了245萬噸/年和609萬噸/年。韓國目前和中國相似,處于垃圾焚燒發電的迅猛發展期,根據韓國環境部的統計,2007年全國43處大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全年產生的總熱量使其節約了4010億韓元的原油。除此之外,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具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亞洲國家也開始推行垃圾焚燒。
目前,在國際上,垃圾焚燒仍是熱門話題。在推進垃圾焚燒處理的過程中,發達國家和地區不斷提高垃圾焚燒設施的排放標準、技術和建設水平,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保障公眾的健康,使其向發電、供電、供熱、供暖、供氣、制冷以及區域性污水處理和節能化方向發展。亞洲等發展中國家要在借鑒經驗技術的基礎上,在垃圾焚燒發電的政策管理上下功夫,推動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快速發展。
將于2013年1月11-12日舉辦的“第六屆固廢戰略論壇”將就垃圾焚燒政策、商業模式、運營管理、監管等問題展開探討,敬請關注!
編輯:鄭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