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物水泥窯共處置技術減小了固廢引起的環境負荷,使廢物資源化的同時,為水泥工業提供了能源和資源,在國內外得到了一致認可,并廣泛利用。11日下午,中國環科院固體廢物研究所所長王琪在“第六屆固廢戰略論壇”上介紹了國內外水泥窯共處置技術的發展現狀。
歐美已建立完善體系
王琪介紹,歐美已經建立起完善的水泥窯共處置環境管理體系。
歐盟分別頒布實施了《關于廢物焚燒的指令》(2000/76/EC)和 《關于工業排放的指令》(2010/75/EU) ,規定了專用焚燒爐和水泥窯焚燒或共燒固體廢物的技術和管理要求,包括廢物的接收要求,設施運行條件、污染排放限值、監測要求等。
美國EPA制定頒布了《危險廢物燃燒處置空氣污染物排放國家標準(CFR Title40 Part63 Subpart EEE )》,規定了危險廢物專用焚燒和水泥窯等工業窯爐共處置的污染物排放限值。
國內處于起步階段 發展潛力大
在我國,水泥窯共處置技術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
《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指南(建城[2010]61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發布)列入了“水泥窯協同處置”,提出“經過分類的生活垃圾,可作為替代燃料進入城市附近大型水泥廠的新型干法水泥窯處理” 。
《“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 (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編制,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提出“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鼓勵積極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理等技術的試點示范。
《 “十二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11〕2919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鼓勵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 , “鼓勵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 。
《國家鼓勵的循環經濟技術、工藝和設備名錄(第一批)(公告2012年12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列入推廣技術“生活垃圾預處理及水泥窯協同處理技術”。
“在我國,一般工業廢渣的共處置已普遍應用,”王琪表示,其資源化的主要方式是生產建材。2011年水泥混合材所利用的工業固體廢物量約為8.1億噸,占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總產生量的1/4以上。
但是,燃料替代率低,危險廢物和城市廢物(生活垃圾、生活污泥等)的水泥窯共處置剛剛起步。個別水泥廠開展了連續性和具有一定規模的危險廢物共處置業務。少數水泥廠開展了間斷的、小規模的或單一廢物共處置業務,或開展了共處置試驗(生活垃圾、污水污泥)。
王琪強調,共處置技術在應急處置各種事故產生廢物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如收繳的違禁化學品,不合格產品,污染土壤等的共處置。
編輯:劉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