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2-14 19:3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卜李敏
中國環境污染問題層出不窮但防治已取得長足進步,在12月14日上午的“2013(第七屆)固廢戰略論壇”上,威立雅環境服務中國總經理周小華向大家分享了他對現今中國環保市場的五點看法,并表達了對未來市場的美好期待。他表示,“我們看見了中國環保業的藍天,我們環保的明天會更美好”!

圖為威立雅環境服務中國總經理 周小華
以下是發言實錄:
各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這兩年垃圾圍城、土地污染、有毒有害大米等問題不斷,使我們好像生活在水生火熱的環境中。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終于在北京看到了藍天。實際上,中國現在的環保形勢跟前幾年相比,已經大大緩和了。
這幾年我們風起云涌的垃圾焚燒,已經大大緩解了幾個主要熱點城市垃圾圍城的問題。有毒有害大米事件發生之后,大家也是萬眾期待我們國家土地治理法。有毒有害垃圾的處置,自從環保部出了區域性的限批之后,已經有57個項目落地了。另外,廣州市這幾年在垃圾處置方面走在了前面,從直面垃圾圍城到現在幾個大的垃圾處置設施落成,同時也推動了垃圾分類收集。目前也有很多基金紛紛涌入環保行業,現在香港股市對大陸的環保行業期待值非常高…… 由此,我們看見了中國環保業的藍天,但是怎么維持這個進程,我有幾個想法跟大家共享一下。
環保法重在疏導和激勵
第一是環保法。最近環保法已經進入了三審階段,這個法律將是我們幾十年內,對我們環境保護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法律。法律制定以后應該有相應的制度和規定,要促進革新和進步,幫助和疏導我們解決現在存在的環境問題。
我舉個例子。昨天有一個專家講到關于滲濾液排放的2008標準,2008標準確實非常重要,2008年推出,2009年開始施行。但是我國有接近4000個從50噸—100噸以上生活垃圾的填埋場,當時技術發展還不到位,法律推出后并沒有輔助性的政策幫助疏導,導致后來標準施行起來相對比較困難。
長遠的規劃與技術進步
第二個是關于長遠規劃和技術進步的問題。就法律而言,我覺得立起來很容易,但是要達到這一點,前面要經過多少的輔助,這是國家在立法之前需要考慮的,要進行長遠的規劃,這是我的第一個看法。
第二個關于我們固廢的規劃和技術進步。垃圾焚燒在前幾年作為一個非常緊急的處置方式,對于應對城市垃圾圍城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但是要考慮到常態的發展的話,我們還需要考慮到整體的效益問題。很多城市都在做垃圾分類或建垃圾焚燒廠,但實際上,垃圾焚燒并不是很經濟的做法,規劃上還要有一個前瞻性的看法。“十二五”還不能做到全國的垃圾分類,這時候我們的垃圾焚燒廠怎么辦?我認為,要留有一個市場機制,讓他們進行技術創新,降低資源浪費,減少成本。
危廢處置需要較強的研發和創新能力
有毒有害垃圾的處理是針對千家萬戶的,產生的廢棄物的品種風險是千變萬化的,因此,現在建成的處置設施和技術的適應性,是我們每天都要思考的問題,比如垃圾適不適合在這個設施里進行處置?或者要怎樣進行工藝流程的改進才能處置這樣的垃圾?我認為,有毒有害廢棄物處置是門檻較高的領域,需要很強的創新意識和研發支持,才能保證這個行業進行安全生產。
國家應推動PPP立法理順執行障礙
PPP給政府帶來利潤項目風險的降低及政府效益的提高,給中國的環保帶來持續的發展。但是中國現有的很多法律法規跟PPP的制度還是有一些矛盾和不匹配的地方,執行起來并不順利。因此,我提議國家應該推動PPP的立法,理順PPP執行中的障礙。
固廢行業應盡快進入全產業鏈的發展階段
我認為,實際上固廢行業已經進入了全產業鏈的發展階段了。隨著國家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嚴,國家的標準也會提高。標準提高了,成本也會提高,但是又直接面臨著重新進行合同談判的問題。但是目前PPP還有不順的地方,我們需要有一個PPP公司協作的發展。這個行業歸根結底,最后誰盈利好,誰的資金成本比較低,誰就能活下來。
地溝油事件以后,每個城市都要建廚余垃圾處理廠,全世界各種技術都在中國落定應用,但實際上,生物處置技術是非常嬌貴的,它并不像生活垃圾處置場那樣具有很寬廣適用性。所以我們要從更廣泛的層面看行業問題,我們擁有很多的技術跟基金,我認為只要是固廢產業的方向我們都可以發展,沒有必要千軍萬馬擠在一個很狹窄的空間里,需著眼全產業鏈走出更寬闊的發展道路。
環保產業明天的太陽已經升起來了,盡管我們還會碰到很多的困難,但是這些都不會阻礙我們的空氣會繼續的清新下去,水會好起來,大米會更安全,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謝謝大家!
編輯:卜李敏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