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22 10:39
來源:上海市政府
近日,由政府出資20余萬購買安裝的江橋鎮第一臺餐廚垃圾處理機在中星海上名豪苑小區投入運行。
8月21日,記者來到中星海上名豪苑小區垃圾站,與一般垃圾站不同的是,記者并沒有聞到難聞的氣味,周圍也沒有見到蒼蠅滿天飛的情況。走進垃圾房,只見一臺長3米4,寬近2米,高2米3的大型處理設備,設備頂部有一個半米見方的入口,機身密閉,后面有一條管道接入污水口,前面的面板有一排操作按鈕。
小區樓道口配備了兩個垃圾箱,棕色的收集餐廚垃圾,黑色的收集其他垃圾。陸續有居民將分類過的餐廚垃圾丟進專用餐廚垃圾箱。操作人員首先將垃圾進行分揀,挑出塑料袋等不能被分解的垃圾,隨后,將廚余垃圾倒入進料箱,并按下開關,進料箱緩緩升起并將廚余垃圾倒入處理機內,可以聽到廚余垃圾在機箱內被充分攪拌破碎擠壓的聲音。據工作人員介紹,在特定溫度和濕度的作用下,處理機內活躍的微生物菌群會將餐廚垃圾全部分解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大約3小時,干凈的水就會從管道緩緩流出,排入污水口,沒有一點固體殘留。
居民李曉鳳說:“這種垃圾處理機以前從來沒看到過,對我們居民來說,垃圾分類雖然增加了一點麻煩,但是這個過程體現了文明素質的提高。”
食物垃圾處理機主要是處理易腐爛的生活垃圾,在源頭上將污染源消除,并實現減量和分類,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實現了餐廚垃圾的全消滅、零排放。目前,中星海上名豪苑小區入住戶數在500戶左右,每天處理的餐廚垃圾超過200公斤,小區物業配備了專門的垃圾處理工,一天大約需要工作10小時。嘉豪社區居委會倡議居民自覺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不僅能夠提高分揀質量,也能夠降低分揀員的工作強度。
江橋鎮從去年試點垃圾分類工作起,主要通過號召居民將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質、廚余垃圾和無機物質分別裝袋,然后由鎮環衛所分類收集、運送、處理和利用。由于分類技術的限制,硬梗的廚余垃圾未能被接受處理,大大影響了垃圾分類的水平和效果。下階段,江橋鎮將在有條件的小區逐步推廣餐廚垃圾處理機,減量垃圾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
編輯:田皓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