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29 16:44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貢瑋
從1988年中國建成第一座垃圾焚燒廠,再到1998年第一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焚燒廠改造成功,垃圾焚燒產業一路走來倍受重視。特別是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垃圾焚燒更是蓬勃開展,迄今國內已建成170多座垃圾焚燒發電廠。但是“鄰避事件”有增無減,公眾逢燒必反,這一矛盾似乎比“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尼斯湖水怪”還要無解。
然而,在2014(第二屆)上海垃圾焚燒熱點論壇上,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中國垃圾焚燒產業促進聯盟秘書長、資深戰略營銷專家張樹人女士關于《面向未來“藍色垃圾焚燒廠”的頂層設計框架》主題演講卻廣受關注,她從引入藍色經濟理念破解“鄰避”現象講起,到運用垃圾焚燒產業聯盟力量,借鑒國際成功案例,以藝術擁抱垃圾焚燒廠,變“鄰避”為“近鄰”、“親鄰”,繪制了一幅“垃圾焚燒的藍色夢想”的未來圖景,藍色垃圾廠的輪廓清晰而美好。

圖為: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中國垃圾焚燒產業促進聯盟秘書長 張樹人
期待藍色,“鄰避”破局
垃圾焚燒市場無限廣闊,卻因大眾的“鄰避”心理始終找不到一個合理的立足點,公眾一邊擔心二次污染,一邊反對在自家門前建廠。張樹人認為“如何破局,可用藍色經濟思考和嘗試”。藍色垃圾焚燒是從藍色經濟理論中汲取靈感提出的垃圾處理處置解決之道,藍色經濟是聯合國環境署資助完成的一項世界環境課題,旨在設計一種全新的以污染零排放為前提的世界經濟格局。張樹人表示:“藍色經濟有三重含義,一是用道法自然、系統自凈的理念探討垃圾處理處置的發展趨勢;二是用大循環、近零排放的目標指導垃圾焚燒廠的升級轉型;三是用戰略合作、增量共享的愿望共同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她同時強調,在公眾參與度更高的“三維時代”里,應更尊重公眾的聲音與感知,“用公眾聽得懂的語言傳達更多的感知,如藍色星球、藍色海洋、藍色火焰,帶給公眾的感知是清潔、安全、真實,資源、長久、平和。”她認為“焚燒破局,應從傳達社會感知開始”。
藍色夢想,產業理想
“藍色是一個夢想,也應該是一個產業的理想。”張樹人說,中國夢事實上是公眾夢,只有在實現公眾夢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實現垃圾焚燒的行業夢和企業夢。“公眾的夢想是建設一個清潔、高標準、無害、甚至有利于他們生活的垃圾焚燒廠。”
張樹人認為,可以用四大趨勢定義“藍色垃圾焚燒廠”,即高標準化、健康化、娛樂化、共生理念。“高標準化”是指充分挖掘垃圾中的價值,以更高更嚴格的標準處理垃圾,這是趨勢也是利益增長點;“健康化”有兩重含義,一方面是指解決公眾對健康的擔憂,同時為從業人員提供干凈、健康的工作環境;“娛樂化”基于“移動互聯時代,一切的消費都是娛樂化”的理念,扭轉公眾對垃圾處理的負面印象,因地制宜地讓垃圾焚燒廠變身成為提供能源、娛樂的休閑場所;以共生理念打通產業上下游利益鏈條,形成垃圾焚燒的產業生態族群,打造垃圾焚燒“環境專科醫院”,建立一個“環境診斷+體驗互動+共生合作”三位一體的營銷中心,促進新一代藍色垃圾焚燒廠“樣板間”的落地。
“在2013年首屆固廢熱點論壇上,E20環境平臺與上海環境院成立了‘垃圾焚燒產業聯盟’,聯盟目標定位就是:以實現公眾夢為目標,迎接行業變革,建立高標準化、健康化、娛樂化的藍色垃圾焚燒廠。”張樹人介紹,在今年7月垃圾焚燒產業聯盟召開的藍色垃圾焚燒沙龍上,已邀請了一批優秀的焚燒企業進行探討,形成了一批藍色垃圾焚燒的主倡組織,主倡組織包括設計機構、平臺單位、優秀企業、媒體資源,從全產業鏈角度、多維度地進行頂層設計和行動規劃。其中,作為擁有14年歷史的環境平臺,E20環境平臺負責藍色垃圾焚燒頂層設計,上海環境院、中國城建院兩家院所負責技術保障,部分優秀企業已加入主倡單位。“希望更多的優秀企業能夠迎接趨勢,勇于接受挑戰,獲得市場藍海,加入到建設藍色垃圾焚燒廠的行動中來,為藍色焚燒廠添磚加瓦。”
用藝術擁抱垃圾焚燒廠
張樹人表示,建設藍色垃圾焚燒廠應因地制宜地利用環境融入,實現娛樂化共生理念。張樹人舉例,許多國外垃圾焚燒設施都與游樂場、公園、體育場、圖書館、健身中心等相伴而生。
“奧地利施比特勞垃圾焚燒站就是一座藝術家的杰作。” 1992年,維也納廣場投資4900萬美元建成的施比特勞垃圾焚燒站因為新穎獨到的外觀設計,成為當地標志性建筑,形成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這座色彩斑斕的現代建筑,建有126米高塔,在高聳入云的煙囪上裝飾著一個碩大的金球,游客們常常誤以為它是一座金色的旋轉餐廳,都偏偏不會聯想到它是一座專門處理垃圾的焚燒廠。維也納學校10歲以上的孩子都會來到這里參觀,學習如何給垃圾分類。“我們期待建設一座中國的施比特勞垃圾焚燒廠,它可以是一個主題建筑,可以像花園般寧靜。”張樹人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色垃圾焚燒廠的未來圖景。
類似的先進的垃圾焚燒廠還有法國的依塞納生態垃圾焚燒廠,它是一座建在塞納河畔的地下垃圾焚燒廠,如一座豪華寫字樓般與周圍環境和諧輝映,還有日本大阪垃圾焚燒廠,像一座充滿童趣的兒童游樂場,還有韓國首爾的麻浦垃圾焚燒廠,它是首爾4座大型垃圾焚燒廠之一,距離首爾市政廳的直線距離僅有6個地鐵站……“這些成功案例說明,融合了高標準化、健康化、娛樂化、共生理念的藍色垃圾焚燒廠,是能夠破除垃圾圍城困境的。”
“藍色垃圾焚燒不僅僅是廠的建設和運營工作,而是涉及社會和商業模式升級的革命。” 最后,張樹人引用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的話表示,“所以和以往只有技術導則的項目不同,還要增加社會溝通的導則,娛樂化的導則,投融資政策設計導則等等,對垃圾焚燒產業的轉型升級有著重大意義。”
編輯:蔡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