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29 18:3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成苗苗
近幾年,垃圾焚燒廠鄰避事件,面對洶涌而至的對垃圾焚燒廠的抵觸情緒,E20環保產業平臺提出“藍色垃圾焚燒廠”的概念。“藍色垃圾焚燒廠應該是以垃圾焚燒廠為主體的藍色垃圾焚燒體系,體現了多元共治、社會參與的理念,在這個體系里面政府它是起到一個主導的作用,對環境的質量負責。”這是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劉思明在“2014(第二屆)上海垃圾焚燒熱點論壇”上這樣評價藍色垃圾焚燒廠。她認為在藍色垃圾焚燒體系中,企業應承擔主體責任,公眾有環境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并從三個方面提出自己對體系建設的認識。

圖為: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 劉思明
政府肩負著垃圾焚燒廠的主導作用——做產業支撐
生活垃圾處理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垃圾焚燒產業也是政府主導型產業,政府委托企業建設運營垃圾焚燒發電廠,有環境保護的建設目標和運營目標,因此,劉思明認為,政府應通過驗收來檢驗我們環境保護的建設目標是不是達到,通過監管來檢驗環境保護的運營目標是不是達到。
在循環經濟中,垃圾焚燒廠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垃圾焚燒廠產生電能,提供到老百姓家,老百姓家產生垃圾,又到垃圾焚燒廠。循環的過程中,進入焚燒爐的垃圾必須經過分類篩選。“資源化分類應該在老百姓家里進行,可以直接在垃圾焚燒廠利用,我們很提倡生活垃圾資源化分類的機制,但這個機制應該政府主導來形成”,劉思明說道,“如果在垃圾焚燒廠前端建立分選機構,這個環節操作工況很惡劣,并且是造成二次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她建議有政府主導進行垃圾分類。
另外,劉思明認為,當生活垃圾焚燒廠如果出現突發性事故的時候,作為城市應該有相應的應急管理的機制,而企業的應急能力有限,這個機制應由政府來主導,為垃圾焚燒企業減負。
企業承擔建設藍色垃圾焚燒廠的主體責任——與環境和諧
作為企業代表,劉思明深知自己減負的責任,她說:“企業承擔建設藍色垃圾焚燒廠的主體責任,它最主要的職責就是要與環境和諧。”在她看來,想要達到與環境和諧的目標,國內垃圾焚燒廠技術水平并不亞于國外,甚至已經超過了國外垃圾焚燒廠。“但是我們和國外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差距在于運營管理。”劉思明指出,管理的重點應該放在三個方面,才能實現與環境和諧。
首先要確保全年365天安全順心,所有的監測和監控儀表應該是計量準確并且真實可行,計算機系統運行正常、可靠,所以安全、順心是我們垃圾焚燒廠特別是藍色垃圾焚燒廠必備的;
第二,排放達標。這個達標排放包括確保煙氣排放達標、污水排放達標、飛灰妥善處置、爐渣熱灼減率合格、噪音合格、爐膛內煙氣溫度計停留時間合格。達標情況不僅限于正常工況,還應包含啟停爐或者其他非正常工況下的達標。代表時間是全年365天穩定達標;
第三,企業經營應該有合理的經濟效益,如果沒有合理的經濟效益,企業難以達到安全順心和達標排放。
監管推動垃圾焚燒企業誠信運營——與公眾和諧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總編傅濤曾指出,垃圾焚燒廠建設最終的目的應該是讓公眾滿意。劉思明的理解于此不謀而合,她認為,未來的藍色焚燒廠,應該達到與公眾和諧的目標,并且建議用監管的方式來助推企業誠信運營,倒逼企業達標排放、安全順心生產。“我們倡導政府委托專業的監管公司駐廠監管,并且賦予監管公司相應的權利和職責,公眾代表可以參與駐廠監管。”這樣才能更有力得推動健康垃圾焚燒廠的建設,不侵犯周邊住戶利益,達到公眾和諧。
公眾參與也是公眾和諧重要的一環,然而長期以來,公眾對于垃圾焚燒并沒有理性的認識,導致一些片面或者不理智的反應。劉思明建議對公眾代表進行專業性的培訓,并且定期更換公眾代表,讓他進廠監管,代表民眾的聲音,看到現代化的垃圾焚燒廠如何運行,從而消除反對情緒。
同時,劉思明認為監管公司應該有自己的計算機管理系統,此系統和垃圾焚燒廠既有聯系又相對獨立,來助推企業誠信運營。
作為需要擔負主體責任的企業,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也一直在垃圾焚燒領域探索,公司成立于1998年, 2012年成為了水務資產旗下的專業從事垃圾焚燒發電的專業性的投資公司。此后組建了技術研究院,與重慶市科技學院和美國卡萬塔公司聯合組建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的研究院并且主編和參編了多項國家和行業有關的標準。經過15年發展,三峰環境旗下已有15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在28個城市有60條垃圾焚燒爐供貨線,日處理垃圾32000噸。劉思明在發言最后表示,三峰環境也將不遺余力,為建設政府主導、環境和諧、公眾和諧的藍色垃圾焚燒體系作出努力。
編輯:蔡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