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23 11:56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陳丹丹整理
“十二五”期間,盡管從產業、數量、質量、效能等方面,垃圾焚燒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但還是存在一些比較大的問題,包括設施的建設仍然無法滿足城鎮化快速增長的需求;公眾事件時有發生,“鄰避”效應尚無完善對策等問題。”
8月23日,在2016(第四屆)上海垃圾焚燒熱點論壇上,上海環境集團、上海市環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張益就垃圾焚燒問題從“十二五”的現狀與發展、“十三五”的機遇與挑戰以及“藍色焚燒”一路前行三個方面與大家展開分享。

張益現場分享
以下內容,根據嘉賓發言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十二五”的現狀與發展
利好政策不斷出臺
“十二五”期間,伴隨著垃圾焚燒方面政策:比如《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意見》(國務院 201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國家發改委2012年)、《關于促進生產過程協同資源化處理城市及產業廢棄物工作的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國務院2015年)等政策的利好,垃圾焚燒行業得到顯著發展。

標準體系不斷完善、標準要求不斷趨嚴
在“十二五”期間,針對垃圾處理構建了11個重要的標準,有工程技術設計標準、污染控制標準、工程設施建設標準、運營維護及評價標準等。這些標準為垃圾焚燒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積極支撐。

比如,整個工藝技術水平跟排放標準,最近五年有明顯的提升:一、二線城市大多執行歐盟煙氣排放標準,是世界上最高的標準,煙氣處理工藝趕超國際水平,滲瀝液及污水處理工藝升級,“零排放”已觸手可及。
焚燒設施建設提速
通過五年的發展,垃圾焚燒設施建設提速,新增約130座垃圾焚燒廠,增幅接近60%;焚燒設施由東部向西部轉移,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蔓延。隨著財政扶持穩步增長,政府投資顯著增加,但也存在競爭,比如垃圾貼費屢創新低、資本搶灘存隱憂,政府托底的風險加大。

垃圾熱值大幅提高
垃圾焚燒經過發展,可燃分比例提高,垃圾熱值大幅提高:近十年來,垃圾焚燒熱值從原來的1300Kcal/kg,增長到2200Kcal/kg,很多二線城市達到2000Kcal/kg以上。
垃圾發電量也得到非常明顯的提升。根據簡單估計,每噸垃圾焚燒的發電量,從最早的280度到現在的500度。目前,比較好的企業、好的項目,都能達到300Kwh/t以上。
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得到長足提高
垃圾焚燒產業中灰渣綜合利用,拓寬了垃圾資源化的路徑。節能技術、高效熱能利用技術在垃圾焚燒廠得以推廣和應用,提高了垃圾資源化水平。
鄰避、低價矛盾突出 藍色焚燒引領突圍
雖然垃圾焚燒行業得到快速的發展,但目前仍面臨兩個非常重要的瓶頸,一個是鄰避,一個是低價。想要緩解鄰避,要化解低價競爭,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就是藍色焚燒。
“十二五”期間,盡管從產業、數量、質量、效能等方面,都得到非常明顯的提升,但是還是存在一些比較大的問題。包括設施的建設仍然無法滿足城鎮化快速增長的需求。設施建設和運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低價競爭和財政支持力度差異給環保安全帶來不確定因素,監管管理不到位,缺少國家、省市統一的監管平臺和體系等問題。
“十三五”機遇與挑戰并存
“十三五”垃圾焚燒行業面臨很多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很多新的挑戰。
今年的“十三五”規劃,將由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提出在直轄市,省會城市,生活垃圾在“十三五”期間,要實現兩個重要的指標: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建成區基本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能力達到50%以上,東部地區至少要達到60%以上。也會推行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建立垃圾強制分類制度,以及建立完善的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監管體系。

要達到以上目標, “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處理設施建設,減少原生垃圾填埋;完善收轉運體系,推動建立回收新模式;加大存量治理力度;推進餐廚垃圾分類處理;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以及加強監管能力建設這六大主要的任務。
“十三五”期間有五大特色:政府的導向支撐更加明確;處理能力缺口在中西部地區仍然較大;公眾對垃圾焚燒、垃圾處理的理解度不斷的提高,但跟政府的想法還是有比較大的距離;整個行業的投資建設環境正在得到不斷的改善;與此同時,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技術管理水平,運行管理水平,也得到不斷的提高。
藍色焚燒 一路前行
雖然垃圾焚燒行業面臨兩大困境,但是各個地區對焚燒這個產業的需求,也是空前的高漲。
一方面需求不斷的增長,一方面落地的難度不斷的增加,在處于這樣一個兩難的困境,藍色焚燒可能是解決鄰避跟低價這樣一個矛盾和發展的一個思路。
藍色焚燒理念的發展歷程
藍色焚燒,已經走過三年。2014年8月份,提出了藍色焚燒1.0的理念,提出五大藍色理念,更嚴格的煙氣排放的指標,更顯著的能源利用效率,更加先進的資源綜合利用,更加透明的企業運行情況,以及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

藍色焚燒1.0——提出五大藍色理念
2015年,藍色焚燒進入2.0時代。透過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等十幾家企業,經營的20多個項目,都進行了嚴格的論證。藍色焚燒的所有理念,通過努力都可以實現,很多項目,特別是近三年建設的項目,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體現藍色的理念。
今天,提出藍色焚燒3.0時代,從理念出發,從效果驗證,進一步提高產能,由理念到產品到品牌。
藍色焚燒3.0三要素
第一個是品牌。垃圾焚燒的品牌就是藍色品牌。我們的城市廣場有萬達廣場,酒店有很多品牌,游樂園有迪士尼,藍色品牌就是高端,高產,高效,不可避免同時也是高價。
第二要建立一個標準。除了服務標準,藍色焚燒3.0產品時代,還要從實際建設標準,從管理標準,從環境標準,設計標準等,提出一系列的標準。
最后一個是服務。包括整個品牌的服務,包括管理上面的服務,操作指導,專業培訓與咨詢等。
實際上,要打造國內乃至國外有影響力高品質,建立在理念、效果、基礎上的品牌。核心要素和核心價值是高端、高質量、高品質,同時也是高效率的藍色焚燒3.0的概念。
我們要努力更加嚴格的要求,這樣政府才可以更加支持,愿意多花一些錢,打造更高的開發標準跟服務責任。所以一個標準體系的構建,實際上是打造藍色3.0的一個重要支撐。
編輯:陳丹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