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1-06 20:05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葉馨
11月5日,中國土壤環境修復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簡稱:土盟)與江蘇(宜興)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牽頭,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輕工業環保所、北京市環科院等30余家單位參編的《中國土壤修復技術與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6~2020)》(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40余位行業專家、E20環境平臺代表及媒體代表等出席了新聞發布會。

《中國土壤修復技術與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6-2020)》樣刊
作為報告牽頭單位的負責人,會議主持人、土盟秘書長高杰向與會嘉賓介紹了報告的編寫背景及重要價值。據介紹,土壤修復行業近幾年發展迅速、全社會高度關注,報告從策劃籌備到集結成冊,歷時一年時間的積累和沉淀,其間數次修訂、完善,終于順利發布。高杰還表示,該報告是我國第一本以具體市場項目數據為基礎,開展深度分析的土壤修復行業專著;同時,也是我國首本由30余家土壤修復從業單位聯合參編、全景詮釋中國土壤污染與治理情況的報告,對行業從業者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土盟秘書長高杰介紹報告的編寫背景及價值
在嘉賓致辭環節,土盟理事長、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院長姜林表示,國家近期發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推動意義。事實上,土壤修復,特別是污染場地修復,已經進入迅速擴張期,行業發展急需相關技術、政策和市場分析報告為從業人員提供參考。姜林表示:“這本土壤報告的發布很及時,也很有意義。”

土盟理事長、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院長姜林致辭
報告編寫召集人、土盟常務副理事長魏麗,主持了隨后的《報告》主題沙龍研討。
報告重要協調人、土盟副秘書長周永峰,回顧了報告編寫的整個過程。據了解,從2015年7月啟動報告編寫籌備工作,到2016年5月14日的初稿修訂會,再到這天的新聞發布會,報告編寫工作人員克服了數據信息不全等重重困難,歷經六次修改和調整,終于形成了這本沉甸甸的報告。
來自江蘇省(宜興)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參編人員王文懿,對報告的重點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與說明。據介紹,該報告以755個市場公開招標的土壤修復項目數據為基礎,從土壤污染現狀、相關政策法規、調查評估及修復技術應用、市場規模前景、從業單位及投融資模式等六大方面對我國土壤修復的技術與市場等發展狀況進行了梳理、總結和分析,對了解未來土壤修復技術的研發方向、修復市場發展態勢及國家政策方針導向等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作為報告各章節統籌單位的代表,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主任孫寧、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周友亞、中節能中咨環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云生三位參編專家,分別從其各自負責編寫的政策法規、調查評估與修復技術、商業模式與投融資這三大內容版塊進行了解讀和說明。
在發布會的總結發言環節,土盟常務副理事長魏麗表示,報告能取得今天的成果,離不開參編單位不計報酬、兢兢業業地付出與努力。報告也提供了一個契機,讓土壤修復領域的志同道合者走到一起,完成一本有深度、有內容的高質量報告。魏麗呼吁,行業從業者關注這本報告,以審慎、客觀的態度來看待土壤修復行業的發展。

土盟常務副理事長魏麗主持報告主題沙龍研討
中國固廢網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中國土壤修復技術與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6-2020)》,已于日前正式開始預售工作。這本以具體市場項目數據為基礎開展深度分析的行業專著,兼具專業性和可讀性,對行業從業者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編輯:葉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