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30 10:23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程云
不可否認,目前有些小規模的滲瀝液EPC項目在設計時為片面降低投資,選擇單條處理線,然而單條處理線的設計,抗風險能力較差,且對于正常的大修、清池不利。有條件的地區宜上2條以上生產線。
其次如何設計,我建議:
(1)為了保證階段性的檢修和維護,設計時盡量將厭氧罐、生化系統、膜系統分為兩個及以上的系列,分系列進行檢修。檢修期間,處理量可能縮減為設計量的50%-75%,多余滲濾液需儲存于調節池或應急事故池中,設計時要考慮此類工況
(2)事故廢水池池容設計應考慮MBR池或厭氧罐檢修時污泥的暫存需要。
(3)平面布置做到功能分區合理明確、有利于生產和管理。功能區域主要包括厭氧罐區、生化系統區、膜處理系統區、污泥脫水及加藥區。
(4)沼氣脫硫及火炬系統可以單獨設立區域,與主體滲濾液處理系統留有安全距離。一般火炬系統距離主要建筑物。
(5)為節省占地,冷卻塔及一些泵設備等可以置于全封閉的生化池蓋板上。
(6)為考慮運行的便捷,需設置員工休息室、倉庫、工具間、藥品存放區等輔助用房設計。
需要特別強調,給滲濾液總體布置設計時,要考慮安全隱患。下面列了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大中型沼氣工程技術規范供參考:(如下圖)


談完總體設計,細說單體膜通量設計(如上圖)。膜面積一般預留10%余量。確保膜設備在生化系統異常,膜通量下降、膜清洗等工況下仍滿足出水要求。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注意的事項:(1)調節池預處理,須有效去除顆粒性雜質;

(2)設置圍堰:滲濾液建設得再好,也不可避免發生意外。為減少滲濾液外溢,必須要設置圍堰,其設置的常見區域主要為厭氧反應器周邊、過濾器周邊、射流水泵周邊等
(3)臭氣控制,現在老百姓對于臭氣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傳統厭氧、生化反應池、調節池均加蓋,密閉設計,減少臭氣排泄。
現在不少企業談滲濾液的“零排放”,說說我的心得和體會:滲濾液的零排放,主要指滲濾液經過處理后,出水達到相關回用標準后作為景觀用水或工業用水回用。但滲濾液的深度處理過程中使用了膜處理系統,必然會產生濃縮液,因此滲濾液的“零排放”重點是濃縮液減量和以水平衡為基礎的處理處置問題。
最后簡單說一下,應對裝樹聯我個人有四點想法,第一,高標準配置,確保煙氣、惡臭、滲濾液等污染物能夠穩定達標排放;第二,設計留有充分的裕量;第三,設計和運行管理要考慮非正常工況;第四,要注重細節,細節決定成敗,要精細化管理,我想環保部的裝樹聯風暴,最終將促進焚燒企業更加合規有序的發展。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