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04 09:33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艷茹

第二張榜單是環衛企業道路清掃面積排行榜,包括水域面積。可以看到,僑銀環保奪冠、啟迪桑德、北京環衛等比較靠前。有一些來自裝備行業的大企業如龍馬環衛也有上榜。

環衛、垃圾兩大陣營的中轉站之戰
曾經有證券公司行研咨詢我,是不是環衛類社會資本由于控制了前端的垃圾收集,將會在未來領先于現在威風八面的垃圾焚燒類社會資本而占據全面的主動?對這個問題的思考給我帶來了這一節的標題“春風不渡玉門關”。
其中玉門關指的是我們城市垃圾大環衛系統中連接前端收集網絡和后端處置環節的樞紐---垃圾中轉站,我們觀察到在一個城市里,垃圾焚燒類社會資本最有關聯度的前向一體化方式就是投資建設中轉站和大型車輛并運營垃圾收轉運系統,這對保障其自身的垃圾量也由很大的幫助,比如瀚藍環境在南海的一體化模式。而這類社會資本如果跳開垃圾收轉運環節,直接在前端做環衛清掃或清運服務,則與其后端的處置環節是脫節和分離的業務,相關度大大降低。
同樣的,以清掃或清運為主要業務基礎的環衛類企業想往后端做的話,如果不包含中轉站和運輸,就不具備延伸通道。
在各自都在縱向一體化的趨勢下,前端環衛企業和后端垃圾焚燒類企業一開始就是井水必犯河水的戰局,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都將是個很有意思的觀察點。
為此,我們統計了具有較大市場PPP規模的企業在這三個項目點上的業績,如下圖所示。每個企業上面有三個數字,第一個數字是前端清掃或清運的項目數量,第二個數字代表控制的中轉站的數量,第三個數字代表其末端垃圾焚燒廠的數量。據此可以看清兩大陣營的對局。相信未來五到十年兩大陣營企業將走向一段很糾纏的局面。

下圖進一步展示了環衛服務和運營處置兩端的企業布局情況,縱軸是以人力密集型的環衛服務業務,而橫軸則是重資產模式的末端處置投資業務。從各企業的分布可以看到,目前兩大陣營分得較開,兩端歸類明顯,但是我相信再過三五年,這張圖中的兩類企業會向中分線更靠近一些。

對于前面所述的140家初具規模的環衛企業的英雄出處,我們進行了進一步分類,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到,園林綠化類轉型環衛企業占到39%,這些企業通過購買服務模式進入環衛行業,到今天的PPP,其中僑銀環保發展較快;車輛裝備類企業占到2%,這與環衛領域的清運業務分不開;此外,部分A方陣做垃圾焚燒的企業在前端布局迅速,比如啟迪桑德。A方陣其他投資企業指的是從水務投資領域進來的企業,最著名的就是北控水務旗下的環衛投資公司——北控城市服務,發展迅速。
環衛三戰略
面對廣闊的環衛市場,企業通過什么戰略在實現業務擴張和升級?雖然有文章對每個企業都總結出了不同的戰略,然而據我們觀察,環衛戰略統而言之可分為三個大的方向:后向一體化、管家式服務、技術性增值。每家環衛企業其實都多多少少各有涉及和互相借鑒。
前面已經說完三個戰略方向中的后向一體化,接下來探討下管家式服務及技術型增值。在管家式服務上,我們觀察到企業有兩個方式,第一,在“路線”上,從清掃馬路和水面保潔業務向服務區域的其他服務橫向延伸。第二,在“戶線”上,進行兩網融合和參與垃圾分類。僑銀在不少地方的“路線”服務中,基于政府的信任,已經包攬了與道路物理接口緊密的綠化、管網井口疏通(本來是排水公司的服務范圍)、信號燈維護、路燈維護等各專業的服務,是一個很代表性的現象。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