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8 11:20
來源:高能環境
作者:胡學敏
項目的順利完成,無疑為烏魯木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擔當|為地球平添一抹新綠
垃圾,總是與城市的發展相伴相生。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統計,我國每年產生近10億噸垃圾,存量垃圾已超80億噸。且垃圾產生量仍以5%-8%的速度增長,占地量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續增長。“垃圾圍城”對公眾身體健康的危害已經凸顯。
縱觀國內的垃圾填埋場,多分布在市區邊緣的山溝,長期的傾倒、填埋,讓其逐漸成為不穩定的人造山體,滑坡、自燃等伴生災害時有發生。垃圾填埋場歷史遺留問題多,潛在風險大,隱憂重重,一觸即發。
烏魯木齊固體廢物處置中心擴建及滲瀝液處理工程,就是高能環境責任擔當的一個縮影。作為城市環境污染治理領域的前驅和領軍者,高能環境自1992年開始專注環境綜合治理,尤其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配套服務方面累積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目前,高能環境承建的城市垃圾和工業危廢的衛生填埋工程已達近千項之多。企業從創建之始,以固體廢物處理領域為基本業務,多年來,從國外引進材料以及技術,打造了一批又一批良心工程,為中國的固體廢物處理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因此而成為中國固體廢物處理領域的開拓者、領軍者。
從防滲工程到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焚燒、填埋全產業鏈運營;從普通市政服務項目到醫療廢物、危險廢物等特許經營項目……一步一座豐碑,一步一項典范,高能環境的發展方向日趨清晰,發展步伐更加堅定。每每發聲于先導,舉步于維艱。他們臨危受命,攻堅克難,無論是在騰格里工業園整改的攻堅戰場,還是在天津港爆炸事故的應急處理戰場,都能見到高能環境團隊奮戰的身影;他們心無旁騖、責任至上,無論是在城市基礎環境設施建設方面,還是工礦區的污染修復與風險控制領域,都有高能環境的旗幟迎風飄揚。
這世上,沒有人不愛春天。而屬于這個世界的春天,是來自這樣的一群人,來自他們的愛與熱情。來自于他們,矢志不渝的努力與艱苦卓絕的奮斗。高能環境悟天地之道,行天地之仁,為了我們每一個人都能 “詩意地棲居”,一直在努力。
時間在,希望永在;希望在,力量永在。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任何藍圖都不會自己實現。任何藍圖都需要經過磨練。從坐而論道到起而篤行,高能環境不避艱難,不唯利潤,啃下了許多“硬骨頭”,為飽受荼毒的地球平添一抹新綠。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