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30 09:18
來源:中國固廢網
7月27日,“2018首屆環衛一體化高峰論壇”在福州召開,近400人匯聚共話市場問題與未來。福建龍馬環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周挺進博士發表了主題演講,以龍馬環衛為例,分享了對當前我國環衛市場面臨的挑戰的思考以及企業應對的經驗總結。

周挺進
周挺進環衛市場面臨四大挑戰 龍馬環衛的破解之道
周挺進認為,當前我國的環衛服務市場面臨四大挑戰:
一是地方債務高、管理效能低,難以滿足城市環境衛生需要;二是垃圾分類和兩王融合帶來模式變革;三是清掃保潔設備搭配不恰當,難以滿足各種氣侯下作業需求;第四個是機械化低、人工作業強渡大、員工保障不足,政府用工風險高。
這四大挑戰不僅僅針對政府,也針對保潔公司,該如何破解?
周挺進認為,可通過三個方面的創新進行應對:一是先進的環衛設備,二是優質售后服務保障體系,三是共享的智慧環衛平臺。而這也是龍馬環衛正在做的事情。
三大類環衛設備及四大明星產品
龍馬環衛是傳統環衛裝備制造企業,國內首家專注于環衛領域的主板上市公司,業務集環衛裝備研發制造、城鄉環境衛生系統規劃設計運營服務等為一體。
龍馬環衛的優勢是設備齊全,擁有環衛清潔、垃圾收轉和新能源環衛等3大系列300多種產品。提供標準化、定制化的各種環衛裝備,能很好地滿足城鄉環衛作業需求。具體涉及到三大類:環衛清潔設備,包括洗掃車、掃路車、吸塵車、清洗車、護欄清洗車等全系列產品,主要用于市政設施以及綠化的維護保養;垃圾收轉裝備,主要包括洗掃車、掃路車、吸塵車、清洗車、護欄清洗車等產品。已覆蓋垃圾的前端收集,中端壓縮,后端轉運的全工作流程,實現一體化的垃圾收轉運營模式;新能源環衛品牌,選用國內最具技術領先性的新能源底盤,結合整車能量優化匹配、上裝部分輕量化設計、核心作業系統效率優化等技術研發工作,實現上裝和底盤的一體化設計,結構緊湊,傳動效率高,整車能耗低,有效提升車輛續駛里程和作業時間。以上三類產品,質量可靠,曾獲得福建省政府質量獎,在質量、性能及系統成套、智能互聯技術方面國內領先。

龍馬環衛擁有四大明星產品
良好的設備售后保障體系
作為傳統的環衛企業,龍馬環衛希望提供良好的保障體系,協助政府及環衛公司共同解決環衛一體化難題。
據介紹,公司有超過200名常駐的服務人員,超過65個售后服務站和配件服務站,80個全國辦事處、超過70輛的售后服務專車,通過24小時售后服務熱線4008587957,進行在線呼叫,中心會實時反饋,24小時內派人員上門服務,對客戶進行跟蹤,實現用戶體驗和最終的總結歸納。龍馬環衛的售后服務保障體系是基于智慧環衛的管理系統,希望幫助政府跟環衛企業一起完善,助力環衛一體化,打造一個可共享的平臺。公司連續7年通過國家GB/T27922-2011商品售后服務評價體系五星級標準評定。并入選全國顧客最佳滿意十大品牌和全國售后服務十佳單位。

智慧環衛系統真正實現人財物匹配
周挺進介紹,現階段環衛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希望隨著智慧環衛的推進,以后可變成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龍馬環衛改造后的智慧環衛管理主系統,由環衛業務信息管理子系統、保潔人員作業監管系統等等八大子系統組成。
這八大系統,真正實現了人財物的匹配,具體涉及到四方面:環衛人員管理、環衛車輛管理、環衛設施和智慧垃圾分類。
現階段全中國推廣垃圾分類,缺少有效大數據的支持,大范圍的環衛數據的收集分析應用或可助力政府和企業決策。這個智慧環衛管理系統有電腦端和APP端兩種,公司的環衛管理人員和運營單位,以及巡查人員,可根據這幾個系統實時了解作業的完整數據。通過物聯網的設備,進行數據采集,通過互聯網進行數據傳輸,最后通過前端數據,通過系統進行大數據分析,形成環衛數據報表,為環衛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政府機關部門,可以通過軟件端,來實施環衛數據,考評運營公司的實施項目,對于指揮調度中心,包括管控,還有實時扁平化的管理,可以直接聯系到作業人員,進行事件的處置,快速應急方面,另外指揮調度中心,進行考評作業效果,進行實時反饋。也可以和大眾進行互動,大眾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隨時隨地拍照上傳環衛事件。政府機關可根據環衛事件結果,最終進行作業網格、標準的制定和數據考評。

落地160億環衛項目 未來向全產業鏈公司轉型
周挺進介紹,龍馬環衛是傳統的環衛裝備制造企業,為響應國家供給側改革的引導,以打造國際領先的環境衛生服務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為發展定位,將轉型為全產業鏈的集團公司,為客戶提供四大解決方案:環衛裝備解決方案、智慧環衛解決方案、環衛規劃設計方案,同時作為上市公司,可以為合作伙伴提供一系列的金融解決方案。
公司以智慧環衛系統平臺基礎上的“四個統一”標準管理模式,實現了品牌化、規?;?、專業化、信息化環衛服務運營管理,如下圖: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