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08 13:0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少甫

對于目前各地垃圾分類的模式,潘功博士介紹道:“目前垃圾分類主要以四分法為主流,部分有基礎的地區也會采用大分流,細分類的方式,把可回收的部分進行進一步分類,比如深圳等地對可回收垃圾“玻金塑紙”的進一步分類;在尚沒有完善末端處理設施的地區,通常采用不將易腐垃圾單獨分出來的三分法”。潘功認為:“無論是哪種方式,生活垃圾源頭分類都將是一場持久戰,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完善的末端分類處置設施的保障,需要分類收集、分類運輸體系的支撐,需要智慧化、系統化、平臺化固廢管理體系的輔助。更需要法律法規的及時配套,需要全民意識的普遍跟進”。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潘功認為,“生活垃圾處置的收費是一個漫長的教育過程,也是一種懲罰手段,對生活垃圾的計量收費和差別化收費,融入了生活垃圾分類的概念,明確了“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是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的有效手段、有力手段、強制手段。因此生活垃圾收費本質上不是為了補充財政缺口,而更多的是為了撬動生活垃圾的源頭分類。”
作為先行試點城市,寧波市正在進行生活垃圾收費機制研究的項目,項目已經到了中期階段, E20環境平臺作為獨家咨詢方,提出的方案中就包含了“計量收費”和“差別化收費”的機制,與《意見》高度吻合。潘功介紹道,“我們設計的方案中為鼓勵將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分出來,對這兩種垃圾采取了費用的完全減免政策。僅對一般垃圾和廚余垃圾進行收費,其中廚余垃圾的收費較一般垃圾低,達到了差別化收費。”收費機制雖然是懲罰措施,但在居民進行源頭分類的情況下,也可能成為鼓勵措施。對于一般混合生活垃圾,方案設定了基準值,采取“超量加價”的形式,即產生的垃圾越多,交的錢越多,就是懲罰的部分。而通過垃圾分類,居民可以有效減少混合生活垃圾的計量,從而降低付費,而分出的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都有相對應的獎勵機制。從而利用生活垃圾收費體系,倒逼一般生活垃圾的減量。

在垃圾分類政策的推進中,會對各個末端分類處置設施產生更高的需求,餐廚垃圾因為地溝油上桌問題,引起了公眾的關注。現階段,餐廚垃圾處理行業仍面臨邊界條件、處理工藝、盈利模式等不完善的困境。前端生活垃圾分類尚未完善的情況下,導致中端運輸的困難以及末端處置成本的提高,加之末端資源化盈利模式上的不清晰等等問題,目前廚余及餐廚垃圾處理行業仍處于初期的發展階段。根據我國各省餐廚垃圾產生情況和處理能力,E20研究院固廢產業研究中心將其進行了供給關系區域劃分,在處理能力及當前收運率普遍較低情況下,各省處理需求的不同,我國餐廚垃圾處理市場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大陣營,初步發展區:整體發展相對不足,供需矛盾中分區明顯(左下);供給不足區:山東地區需求旺盛,處理能力已處上游但仍需擴充(左上);快速發展區:江浙地區勢頭正勁,餐飲大省廣東仍需發力(右上);初步飽和區:美食之都不忘末端治理,重慶地區處理現狀相對樂觀(右下)。其中,上半區供給整體不足,市場處于藍海階段;下半區城市的基本處理需求可得到初步滿足,但由于我國餐廚垃圾處理市場整體處于產業發展的初期,收運率還遠遠不足,將其稱為“飽和”尚言之過早。

由于強制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作為分類處理的末端環節,我國廚余垃圾處理市場相對滯后,總量暫時沒有官方統計口徑。大多數廚余垃圾“分不出來”、且大部分地區沒有相應的末端設施,即使“分得出來”也面臨“處理不了”的問題。隨著垃圾分類的再度火熱,一度“尷尬”的廚余垃圾處理市場有望在近兩年內迎來火熱“躍升”。E20研究院按照廚余垃圾產生量占城鎮生活垃圾總量的50%保守測算,估算出2017年我國城鎮廚余垃圾總產生量已達1.2億噸,但專門的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僅可處理100萬噸垃圾,缺口巨大。根據“十三五”規劃要求,2020年我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應達到35%。在我國城市生活垃圾中,易腐或廚余垃圾約占50%,紙類和塑料各占10%左右。這意味著到2020年要想達到35%的分類目標,根據規劃要求,在盡可能完善可回收垃圾回收兩網融合的同時,需分出至少20%左右的廚余垃圾。隨著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加速推進和廚余在建項目的逐步落地,預計到2020年我國廚余垃圾分出量和處理能力將實現一大躍升,到2025年,廚余垃圾實際處理能力將有望接近規劃要求。
在垃圾源頭分類,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大趨勢下,由于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有害垃圾的分出,以及對危險廢棄物、園林綠化垃圾、農貿市場垃圾、建筑裝修垃圾等垃圾的分門別類處置,將有助于達到“原生垃圾零填埋”的規劃目標,而隨著一般生活垃圾的減量,進入生活垃圾焚燒廠的垃圾量將得到控制。但由于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很難實現實質性的減量,甚至仍然會呈上升趨勢,潘功博士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生活垃圾焚燒量將不會呈現降低趨勢,但其增速將逐漸放緩。
潘功總結道,“在垃圾分類的大環境下,末端處置應采取以回收利用為先,分類處置為優,焚燒處置為主軸,安全填埋為兜底的模式系統化解決固廢處置的實際問題。”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