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21 15:39
來源:明光市政府
日前,安徽明光市政府發布了明光市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推進會精神,進一步深化美麗鄉村建設,一體化推進全市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三大革命”,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根據省及滁州市有關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主要目標
到2020年,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5%以上,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建設糞污處理設施比例力爭達到85%,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農膜回收率達到85%,農村地區工業危險廢物無害億利用處置率達到95%0所有鄉鎮政府駐地和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全覆蓋,污水處理率達到85%。完成自然村3萬常住農戶衛生廁所改造,有效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
(二)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保障農民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防止政府大包大攬,不得強制或變相攤派,增加農民負擔。廣泛動員農民群眾全過程積極參與,共同改善農村環境面貌。
2、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要充分尊重當地鄉情,村情,根據各村的資源稟賦、風俗傳統等方面差異,實施有針對性的“一村一策”建設方法,堅持分類指導、分類實施。根據平原、丘陵、城郊實際,因地制宜,科學制定治理模式,防止生搬硬套、搞“一刀切”。
3、循序漸進,整體推進。把整治和分步實施結合起來,科學制定整治方案和計劃,合理確定階段性工作目標,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防止大拆大建。
4、齊抓共管,注重長效。做好規劃編制、資金投入、實施建設和運營管理等工作,明確各級各有關部門職責,保障人力物力財力投入。逐步建立長效治理機制,鞏固和發展工作成果。
二、主要任務
(一)大力開展農村垃圾治理
1、集中開展陳年垃圾清理。從2017年6月起,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陳年垃圾清理行動。集中清理農村溝渠、田間地頭、房前屋后、道路沿線、村莊邊際、橋頭、林間、景區周邊等重點部位,以陳年積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廢棄秸稈雜物、廢舊收購等為重點,全面排查、摸清積存垃圾的存量、分布和污染情況,制定集中清理方案,明確時間節點,強化督查調度,組織人力物力,確保2017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集中清理任務。做到無暴露垃圾、無衛生死角。禁止城市向農村轉移堆棄垃圾,防止在村莊周邊形成新的垃圾污染。建立《排查工作臺賬》,確定分年度整治計劃和整治項目,2020年全面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任務。(責任部門:市城管執法局,市農委,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排名第一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2、全面治理生活垃圾。按照“城鄉一體、區域統籌、設施共享、經濟適用”的原則,各鄉鎮街道要因地制宜實行“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市處理”的PPP模式處理方式。所有自然村莊都要建設垃圾集中收集點,根據需要和收集半徑,適當配備收集車輛。逐步改造或停用露天垃圾池等敞開式收集場所、設施,鼓勵村民自備垃圾收集容器。充分利用現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部分鄉鎮規模容量不足的,要在2017年9月前完成新建、改建或擴建任務。選擇符合農村實際和環保要求、成熟可靠的終端處理工藝,推行衛生化的填埋、焚燒、堆肥或沼氣處理等方式,禁止露天焚燒垃圾,逐步取締二次污染嚴重的集中堆放、簡易填埋以及小型焚燒爐等。加快推進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要加快建設速度,爭取到2018年全市域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責任部門:市城管執法局,市環保局,市美麗辦,市國土房產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3、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市畜牧局要推廣適合不同區域特點的經濟高效、可持續運行的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推動建設一批畜禽糞污收儲、轉運、固體糞便集中堆肥等設施和有機肥加工廠。新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要配套建設糞污處理設施。2017年底前,市農委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列入“十三五”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的建制村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全部配套建設糞污處理設施。市環保局、農機局和畜牧局要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規模化、產業化,建立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推進秸稈機械化還田和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市農委、環保局要大力推廣農膜科學使用和殘膜回收利用技術,開展農田殘膜回收區域示范,建立農資包裝廢棄物貯運機制,有效回收處置農藥、化肥、農膜、獸藥等包
裝物。(責任部門:市農委(畜牧局),市農機局、市環保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4、規范處置農村工業固體廢物。加強農村地區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單位的監督管理,督促相關工業企業嚴格按環保標準貯存、轉移、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落實危險廢物無害化管理措施,堅決查處在農村地區非法傾倒、堆置工業固體廢物的行為,嚴厲打擊危險廢物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推動農村地區工業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因地制宜發展能源化、建材化等綜合利用技術。依托現有危險廢物處理設施集中處置農村地區工業危險廢物。(責任部門:市環保局,市農委,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5、推進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啟動我市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工作,因地制宜地制定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2017年選擇明東街道大紀村開展示范試點。適合在農村消納的垃圾分類后就地減量,果皮、枝葉、廚余等可降解有機垃圾應就近堆肥還田,或利用農村沼氣設施與畜禽糞便以及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合并處理,發展生物質能源;灰渣、建筑垃圾等應鋪路填坑或就近掩埋;可再生資源盡可能回收;有毒有害垃圾應單獨收集,送相關廢物處理中心或按有關規定處理。2018-2020年,持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逐步建立“分類收集、定點投放、回收利用、末端處置”的運行體系。(責任部門:市城管執法局,市環保局,市農委,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