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06 11:21
來源:知合環境
2018年11月3日-4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聯合中國危廢產業網聯合主辦、知合環境(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知合環境)協辦的“2018中國危廢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危廢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置研討會”于北京召開。
作為環保行業的積極參與者、模式創新者、產業技術應用推動者之一,知合環境總裁王亞超出席了此次論壇,并作了精彩發言。

論壇現場
王亞超指出,循環經濟就是實現綠色發展的一個重要路徑。以生態學為實踐基礎,分為三個層次:小循環、中循環、大循環;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構建了經濟-生態-社會諸多關系發展的鏈條。在國內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引導型行業重大歷史事件,均以一定代價推動了政策法規并加速了國內危廢行業加速改革,但依然存在三大痛點:一、資源無害反差大;資源化能夠給產廢企業帶來額外收益,而無害化需要額外收費。資源化在無序發展中走向產能過剩,無害化產能大量閑置。二、產能利用率低;政府規劃與工業發展的不匹配是產能利用率低的直接原因。2003年規劃建設綜合性危廢處置中心31個,但由于期間工業自身的迅速發展,規劃產能與現實需求產生較大不匹配。三、行業集中度低;早期跨區審批限制更嚴格,且資質、資金、技術壁壘高,終端處置資源短期難實現擴張。針對以上問題,應采取執法強化與產業升級雙輪驅動的措施,借當今危廢行業環保執法強化推動隱形需求釋放,產業升級周期加快運營規范建設,用以推動危廢行業市場化。

知合環境總裁王亞超
與此同時,王亞超還提出了“源頭減量化+終端處置無害化資源化+一站式服務”的危廢產業發展模式,即聚焦環保產廢企業需求,從源頭進行減量化處理,由當前的小散亂逐步向區域性大型綜合處置中心過度,精準把握政府、企業客戶多元治理需求,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通過充足資金、專業管理團隊、協同效應與和諧的政商關系,實現與資本的嫁接,助力產業發展。

最后,王亞超呼吁危廢處理行業同行應整合資源,抱團取暖。隨著國家環保監管的收緊,危險廢物處理備受矚目,且危廢處理行業正向精細化、規范化轉型升級,加上危廢處理能力的提升空間較大,危廢行業未來前景將更加可觀。

知合環境是一家專業從事生態土壤修復、固廢資源管理及環境綜合管理的服務提供商。以“改善縣域環境”為使命和責任,公司融合國內外先進理念和技術,致力于為全產業鏈提供端到端、差異化的環境綜合解決方案和全面咨詢服務。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