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06 09:13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影
2018年2月6日,沈陽市政府下發《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實施環衛行業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沈陽市在2018年啟動環衛市場化改革,改變過去環衛主管部門既實施掃保作業,又負責檢查考核的管理模式。今后,將通過公開招標,由企業提供環衛作業及冬季除運雪等服務。
沈陽環衛市場化改革大幕隨之拉開,包括大東區、皇姑區、鐵西區等在內10個市轄區在1個月左右的時間集中完成22個標段的招投標工作,開創了省會級大城市環衛市場化改革的先例。
隨著市場打開和項目釋放,一時間,啟迪桑德、玉禾田、錦江生態、北京環境、龍馬環衛等業內多家環衛知名企業展開了激烈爭奪。在這場“群雄并起”的遼沈環衛市場爭奪戰中,中環潔環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潔”或“公司”)憑借優異的成果引業內關注。
公司先后拿下沈陽市大東區、鐵西區(老城區)、皇姑區三大項目,累計中標總金額近40億元。其中中標金額3.02億/年的鐵西項目是國內環衛市場化歷史上第二個年服務費超3億元的項目。
此后幾個月里,中環潔接連拿下內蒙古、安徽、山西、河南等省市的多個環衛市場化項目,實力彰顯的同時,環衛版圖迅速向全國擴張。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底,中環潔新簽合同已超過70億,在管項目年服務金額近8億。憑借優異的成績,公司躋身“2018年度中國環衛行業業績評選”十強。
“資本+實體環衛”化學效應集聚,高速發展水到渠成
中環潔是中信產業基金著力打造的城鄉環衛綜合服務平臺。2017年底,中信產業基金完成了對大連新天地環境清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天地”)的并購,以具有中國清潔清洗行業國家一級資質和10年優良環衛業績的大連新天地為班底,中環潔正式啟航。一年來,中環潔以開放共融的心態廣納行業英才,組建了一支踏實奮進的管理團隊。
目前,公司業務涵蓋城鄉垃圾收轉運、道路清掃保潔、園林綠化養護、市政道路管護、公共設施服務、物業管理服務、水域河道保潔、垃圾分類、智慧環衛運營、廁所制造運營等城鄉環衛一體化領域的投資、建設、運營的全產業鏈服務。
新天地在2010年開始與歐洲最大的環衛企業德國瑞曼迪斯進行了兩年多的合作,全面引入了標準化、數字化的管理思路,積累了大量環衛作業的原始數據。 同時40%軍人出身組成的管理團隊,在數據化管理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有新天地特色的,半軍事化的環衛行業運營管理能力。并提出,作業質量是生命線、甲方滿意度是基本線、員工待遇是保障線。
2018年,借力于中信產業基金,中環潔制定了搭建、整合、優化、升級、拓展、挑戰高端的總體戰略目標,使得投入的資本得到有效運作,技術、資金、人才等得到了最合理的配置,提高了企業自身的運營效率,公司實現了高速發展。
中環潔總經理陳黎媛在接受中國固廢網采訪時曾表示,一方面,中信產業基金的投資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了堅實的資金后盾,同時,中信產業基金還帶來了民營企業普遍缺乏的投資能力、資源配置能力和管理提升能力。
中環潔的捷報頻傳,表現搶眼,也是意料之中。其實,中信產業基金對于環衛市場早已經開始深度研究,但其在環衛版塊的實質性進展,業內卻知之甚少。直到2017年下半年,接連完成“組建中環潔”、“收購新天地”等一系列動作后,中信產業基金的環衛市場布局才逐漸浮出水面。
中信產業基金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成為最值得信任的世界級資產管理公司,是全球最佳私募股權基金評選銀獎唯一獲獎中資PE機構,2017年基金管理規模超1000億元人民幣。環保行業一直是中信產業基金重點布局的投資領域之一,此前,中信產業基金通過產業孵化和產業整合,控股投資了中國水環境集團、康恒環境、歐遠科技、鉑瑞能源、中環信等多個環保子行業的領軍企業平臺,投資領域覆蓋水環境治理、城鎮固廢治理、危廢治理、大氣治理及清潔能源服務等多個核心環保領域,累計投資超過100億元,控股企業十余家。
投資中環潔,涉足環衛一體化領域,中信產業基金實現了自身在環境產業的閉環鏈接,努力踐行著 “專業創造價值,投資改變世界”的發展使命。
中環潔副總經理、首席運營官郭峰曾在2018(首屆)環衛高峰論壇上表示,中信產業基金作為資本方,可以為中環潔有效解決資金瓶頸。同時,通過優化升級,使原有的人才、技術、管理等優勢資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從而形成了中環潔“優勢資本+優質實體企業”的運營模式,產生了“1+1>2”的裂變效應。
厚積薄發背后:來自于多年積累和沉淀
十九大后,“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已蓄勢待發,而環衛無疑是人民眼中“美麗中國”的最直接體現。傳統的環衛行業經費短缺、設備陳舊、人員老齡化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發展,影響了效率,環衛行業市場化改革應運而生。環衛市場化運營逐步走上正軌后,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帶來了環衛一體化項目的火熱。
近年來,環衛PPP項目嶄露頭角,不少企業開始進行橫、縱向延伸,運營服務與裝備制造聯動助力,城鄉二元對立結構順利打破,區域布局和業務范圍雙雙擴大,環衛一體化成為環保新“藍海”。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