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26 11:03
來源:貴州人民政府


(三)優質煙酒產業。
按照生態引領、品牌帶動、集約規范、特色發展的思路,以企業為主體、以產品為重點、以市場為核心、以品牌為支撐,促進產區品牌認知和企業品牌共振,推動貴州優質煙酒在消費者訴求與接納層面實現突破。到2020年,白酒產量達到50萬千升,煙酒產業產值達到1600億元。其中白酒產值達到1200億元;卷煙產值達到400億元。到2022年,白酒產量達到80萬千升,煙酒產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其中白酒產值達到1600億元;卷煙產值穩定在400億元。
1.以龍頭為引領著力打造企業梯隊。發揮龍頭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全力鞏固茅臺酒增長勢頭,打造成為千億級世界一流企業,力爭培育3家50億元級上市企業。全力把茅臺酒打造成世界超大單品,在茅臺醬香系列酒中打造1-2個100億元級單品,3-5個50億元級精品。在十大名酒中打造一批30億元級、20億元級、10億元級單品。培植和打造習酒、國臺、董酒、金沙、珍酒等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品牌。支持中煙貴州公司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推動生產制造、工藝質量、節能降耗、科技研發、市場營銷等環節的全面提升,不斷壯大整體規模實力。
2.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優化產品層次。重點圍繞“三品一標”,深度研究基地生態條件,確保高粱、煙葉在產品風格、香氣組合中的特色化、生態化功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導和支持企業緊跟消費結構升級趨勢,既做“名品”,也做“民品”,集中優勢資源,精細化、分梯度打造精品。推動實現初級向精深、中間向終端、一般向品牌轉變,不斷提高產品供給服務水平。
3.以品牌為核心創新營銷方式。充分發揮“好生態釀好酒、造好煙”的資源優勢,深挖和豐富貴州煙酒品牌文化內涵,不斷提升產區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競爭力。


(四)新型建材產業。
以節能環保低碳為導向,加快建材行業升級改造步伐,全面提升建材工業質量和效益。到2020年,新型建材產業產值達到2050億元。到2022年,新型建材產業產值達到2250億元。
1.加快升級改造步伐。支持水泥、預拌混凝土等規模效益明顯的優勢企業,優化產能布局和生產要素配置,培育技術創新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強的行業領軍企業。支持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新材料開發、先進制造技術等轉型升級改造。推進智能化生產,建設廠區工業互聯網,推廣以信息化為支撐的生產過程產品質量、污染物排放、能耗等關鍵參數的精細化、可視化管理系統,提質降耗增效益。
2.大力發展新型產品。圍繞裝配式建筑、海綿城市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需求,大力發展輕質內墻隔板、硅酸鈣板、保溫裝飾一體化等裝配式墻板、墻體,工廠化生產疊合樓板、樓梯、內外墻板等部品部件和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構件,大力發展地下管廊等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預制工程構件,積極發展節能門窗、節能安全玻璃制品、型材和建筑裝飾材料等,推動竹、木等特色產品發展壯大。
3.推動石材產業發展。立足現有產業基礎,重點建設鎮寧、思南、石阡、江口、安龍、錦屏、羅甸等石材產業園區。支持龍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整合發展資源,增強國際國內市場競爭能力。強化“貴州大理石”品牌培育,鞏固提升“貴州米黃”“貴州木紋石”等優質大理石品牌影響力。
4.鼓勵發展建材新興產業。強化研發創新和招商引資力度,重點開發和引進以服務于國家重要領域的粘接材料(基體)、水泥基復合特種材料、高性能樹脂基復合材料等為代表的新型高性能復合材料;以晶體材料、信息顯示基板玻璃等特種新型玻璃、特種新型高性能玻纖及制品、玄武巖纖維產品等為代表的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以硅材料、高性能陶瓷基板、石墨負極、高性能摩擦、密封、保溫、防火材料為代表的非金屬礦物及制品等。
5.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加強與關聯產業的協同合作,進一步擴大粉煤灰、煤矸石、脫硫石膏等大宗固廢在新型建材生產中的綜合利用量。加快推進電解錳渣、赤泥等難利用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推廣石粉、建筑廢棄物(建筑垃圾)再利用技術。支持利用農作物秸稈、竹纖維、木屑等農(林)剩余物開發生物質纖維增強的木塑、秸稈保溫板、輕質隔墻板、人造板等生物質建材。推廣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加快推進磷石膏建材在我省建設工程中推廣應用。
6.逐步延伸服務領域。鼓勵預拌混凝土、預制構件、建筑石材、新型墻材、防水材料、保溫材料、裝飾建材等重點領域延伸服務鏈條,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服務。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預制水泥構件等領域為突破口,加快建材云平臺建設。支持新型墻材、石材、混凝土制品等區域骨干企業通過資源整合、研發設計、精深加工、物流營銷和工程服務,完善產業鏈,壯大規模實力。
7.加強產業自主創新。加快新型建材研發,通過自主創新、自主研發提升創新能力,支持磷鎂新型膠凝材料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研究。結合磷鎂材料快速凝固、快速硬化、早期強度高等特點,進一步開發磷鎂新材料的應用途徑和領域,推動磷產業向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方向轉型升級。


(五)現代化工產業。
大力發展化工新材料、精細磷化工、現代煤化工、橡膠制品、鋇鹽等現代化工產業,加快提升產學研深度融合水平和技術競爭力,著力推進全行業清潔生產和關聯行業的耦合聯產,努力建設全國主要的磷化工產業基地、重要的現代煤化工基地和新興的精細化工基地。到2020年,現代化工產業產值達到1600億元。到2022年,現代化工產業產值達到2200億元。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