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13 10:5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影
中國固廢網曾對2018年的垃圾焚燒市場情況進行過專題報道,根據已披露的公開信息,統計發現,截至去年12月31日,我國2018年全年新中標(簽約)的垃圾焚燒項目數量達102個,總投資逾600億,垃圾焚燒市場迎來大爆發(詳情請點擊:全年投資逾600億 從四個關鍵詞看2018垃圾焚燒市場)。在整體環境相對低迷的大背景下,2018年的垃圾焚燒產業仍然迎來了大好形勢,項目不斷加速釋放,市場一片繁榮。
進入2019年,垃圾焚燒市場又有何發展態勢? 在此,根據已披露的公開信息,中國固廢網不完全統計了2019年1-4月份的垃圾焚燒項目,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2019年我國進入招標(啟動資格預審)、發布資格預審結果、預中標、中標和簽約的垃圾焚燒項目達76個,總投資近450億,垃圾焚燒處理規模逾8萬噸/日,強勁延續了2018年的火熱態勢。


注:以上數據由中國固廢網不完全統計所得,如有遺漏,歡迎留言補充。
2019年1-4月的垃圾焚燒市場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中國固廢網依然從四大關鍵點進行梳理:
一、市場空間廣大,河南暫成項目落地最多省
由以下地圖所見,截至到4月末,2019年的垃圾焚燒項目基本集中在東部和南部地區,另有一個項目落在越南河內,未在圖中顯示。

從分布區域看:項目多數落在以河南、湖南、江西為代表的華中地區,以河北為代表的華北區域和以山東、浙江、江蘇為代表的華東區域。河南釋放13個垃圾焚燒項目,暫時成為項目釋放最多的省。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受制于經濟發展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但東北三省開年以來接連釋放多個垃圾焚燒項目,小半數已有社會資本中標,預示著東北地區越來越多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正向著實施階段不斷邁進,垃圾焚燒市場的廣大空間由此也可見一斑。
從分布城市看:半數以上項目落在區縣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且區縣級城市占比更大。以河北省為例,4個月內釋放的垃圾焚燒項目全部落在區縣級城市,垃圾焚燒縣域市場全面鋪開。

2019年1-4月份,經濟相比發達的華東、華南和華中地區的垃圾焚燒項目達47個,占比62%;華北、東北和西南地區的垃圾焚燒項目有28個,占比37%。截至四月末,陜西、青海、寧夏、甘肅等西北地區省份暫為監測到垃圾焚燒項目釋放。

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建設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垃圾焚燒處理能力要達到59.14萬噸/日,我國的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據E20研究院預測,至2020年我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的年新增建設規模在6萬噸/日左右。按照噸投資額50萬左右計,預計至2020年,我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年建設空間將達300億;同時,我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年運營空間將超115億。
伴隨著市場需求擴大、土地供應緊張、垃圾分類推廣與焚燒技術的不斷進步,垃圾焚燒市場也將延續穩健的發展勢頭。以上預測能否實現?可以拭目以待。
二、垃圾焚燒市場“量”“質”齊升
“量”方面:2018年,E20數據中心以25家生活垃圾焚燒龍頭企業為統計對象,截至2018年10月底,25家企業生活垃圾焚燒總規模達82.86萬噸/日,新增焚燒總規模達13.63萬噸/日。
中國固廢網統計發現,2019年1-4月釋放的項目中,垃圾焚燒總規模已達8.46萬噸/日,日處理量過千噸的項目達44個,強勁延續了2018年垃圾焚燒市場龐大的處理規模。
“質”方面:焚燒處置價格穩中有升。根據E20數據中心統計的近十年生活垃圾焚燒價格,中國固廢網發現,2008-2018年的十年間,垃圾焚燒平均價格穩定在60-90元/噸之間,2013年最高,2016年出現了一時的低價競爭,因此平均價格最低。
垃圾焚燒行業的惡意低價中標犧牲了環保設施和運維成本,由此帶來的是項目建設、運營、監管、排放等多方面的隱患和風險。隨著環保督察的不斷推動,行業逐步跨過低價中標陷阱,垃圾焚燒處理費重新回到正常的軌道中。2017年和2018年,垃圾焚燒處理價格分別是66元/噸和67元/噸。
2019年1-4月份,以39個公布處理價格的垃圾焚燒項目為例,中國固廢網發現,平均焚燒處理價格約為69元/噸,焚燒處置價格在逐步回歸理性。

2019年3月16日,生態環境部公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測數據用于環境管理的規定(試行)》的征求意見稿,有望使垃圾焚燒處置費回歸到與高質量焚燒相適應的水平。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