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6-10 09:38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影
近日,黑龍江省有一重磅項目開標——黑龍江省城鄉固體廢物治理整體招商合格投資人采購項目發布成交公告,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中標的社會資本方。
近日,黑龍江省有一重磅項目開標——黑龍江省城鄉固體廢物治理整體招商合格投資人采購項目發布成交公告,中國固廢網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了跟蹤(詳情請點擊:14320噸/天,光大國際、中國環保、瀚藍環境斬獲黑龍江85億固廢治理整體招商項目),公告顯示,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中標的社會資本方。中標結果具體如下:

這種招商模式很是少見,為何采取整體打包模式?為何三家企業一起中標?后續每個項目還會招標嗎?會采取哪種運營模式?以后是否會成為多地主流?帶著幾個疑問,小編特地咨詢了上海濟邦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監陳偉和清華大學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行業發展部部長劉世堅。
為什么整體招商?
陳偉表示,近幾年,優質項目和大項目多已名花有主,處于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單體規模小的項目難以吸引優秀的社會資本參與。黑龍江省把全省近中期規劃項目進行統一打包招商有多重利好:第一,整體打包可以形成明顯的規模效應,相比各個項目分別招標,可以吸引更多、更優質的社會資本前來投資;第二,整體招商方式對于黑龍江省政府來說,也有利于其對全省項目進行統籌管理,降低交易成本;第三,在規劃階段啟動按區域劃分地整體招商,還有利于社會資本提前介入,對未來建設方案進行統籌優化。
整體招商能否成趨勢?
中國固廢網了解,這種全省統一規劃廢棄物處理早有先例,如2017年湖南全省擬建28個垃圾焚燒項目。
根據湖南省有關規劃,按照每個市州至少1座和“全面覆蓋、逐步推進”的總體思路,計劃到2020年,規劃投資150億元,分三批整體打包、集中推進全省28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建設。湖南省共有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據此估算,每個地州市平均會有2個垃圾焚燒項目。
陳偉提出,在經濟欠發達省份,政府以統籌規劃、整體打包招商再進行分標的模式不失為一個可行的選擇。
是否還需繼續招標?
早在該項目發布競爭性磋商公告之時,就明確了項目的采購用途:選取具備入圍資格的投資人負責黑龍江省城鄉固體廢物治理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不言而喻,光大國際、中國環保和瀚藍環境將一起承接黑龍江省內、囊括13市(地)、61個項目的整體打包大單。
項目在招標之初,也在公告中指出,各分包僅為招商階段初步劃分,后期待投資人選定后根據各地市專項規劃以及實際建設進度等形成最終的項目包;同時項目包中的項目數量為布局規劃參考數量,后期待投資人選定后可在相應項目包內與政府方研究統籌整合優化方式。
陳偉表示,黑龍江固廢治理整體招商項目的中標企業雖然已鎖定中國環保、光大國際和瀚藍環境三家企業,但項目涉及領域多,地域廣泛,具體項目分包的社會資本最終結果還不定,各地政府會根據項目需要裁定最終的社會資本。
特許經營模式還是PPP?
項目接下來會采用哪種運營模式?走到現在,是否會采取特許經營模式?還是PPP模式?
對此,陳偉表示,項目接下來的運營模式還要由各地政府根據項目需要并充分吸收投資人的優化建議后最終確定,如加大收運半徑的區域統籌、前端與后端產業鏈縱向整合一體化以及多種固體廢物協同處置的產業鏈橫向整合一體化等。
劉世堅表示,PPP這幾年大干快上,大量非經營性項目采取PPP模式實施,擠占了市政環保項目的財承空間;但和PPP相比,傳統的特許經營模式可能可以更好地滿足地方政府的剛性發展需求。所以,在PPP跑道持續收窄之際,地方政府勢必跳出PPP的框架,為市政環保項目的投融資尋找新的出路。而在相關政策環境、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融資政策環境尚未完全明晰的情況下,地方政府轉向此前的熟練操作模式(招商+特許經營)是不難預見和理解的做法。
如是特許經營模式,優勢在哪里?
劉世堅表示,特許經營模式的優勢在于無需受制于PPP的一些剛性約束,而且還有部門規章(如126號令、25號令)、地方性法規或地方政府規章作為合規依據,比較容易受到投資人和金融機構的認可。
同時他提出,特許經營模式主要適用于具有穩定現金流預期的行業,如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但是對于市政道路、河道治理之類的非經營性項目,情況就不同了,需要有其他的資源配置或政府付費來源,否則只給一個特許經營權也是不靈的。
小編后記
85億大打包、13個市(地)、61個項目,黑龍江省城鄉固體廢物治理整體招商合格投資人采購項目的重磅發布,不難看出黑龍江為進行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堅定決心。項目后續發展,中國固廢網將持續跟蹤,歡迎關注。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