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6-17 10:22
來源:潔綠環境
6月13日,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雙創周)北京會場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拉開帷幕?;顒蝇F場,潔綠環境董事長趙鳳秋受邀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發布。

開篇,趙鳳秋董事長介紹了公司在應用基礎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15年來,潔綠環境已累計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六大核心單元技術,并以此為基礎,在有機垃圾處理細分領域多點開花。

如果一家公司的技術、工藝都是從國外引進或直接集成其它公司,只是機械性地照搬,就無法滿足國內垃圾處理市場的多樣化與個性化需求。潔綠環境自主開發六大核心單元技術,如同為技術應用提供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本次發布的是在滲濾液、廚余/餐廚、污泥三個細分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應用。
1
滲濾液“全量處理技術”消除填埋場
排放隱憂
史上最嚴環保督察,使“滲濾液”成為眾矢之的。很多垃圾處理場面臨滲濾液無處遁逃的窘境。潔綠環境給出的破解之道是“全量處理技術”——即:生活垃圾滲濾液高效低耗全量處理系統與基于全過程監控的后臺技術支撐系統。
“全量處理技術”的四個創新點:
1.通過“減量化+蒸發”工藝解決濃縮液處理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2.在全新的“生化+膜”系統下實現最嚴排放標準要求;
3.全程后臺技術支撐系統對運行數據實時采集、分析并反饋;
4.強化了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和適應性。

圖 | 正在建設當中的豐臺滲濾液項目厭氧系統
2
“能吃粗糧”的廚余/餐廚
垃圾處理技術
目前垃圾分類效果不理想,雜質多,致使終端處理設施不適應,纏繞和堵塞甚至癱瘓。而預處理環節就像是整個項目的咽喉,決定項目工藝鏈的打通問題。潔綠環境廚余/餐廚垃圾最新一代預處理技術包含2個模塊,分別是熱水解工藝和壓榨固液分離工藝。
兩模塊的優勢在于:
1.能吃粗糧,對進料分揀精細程度要求極低;提高出料厭氧可消化性,同時實現垃圾無害化。
2.固體減量可達80%,殘渣含水率低,熱值高,適于焚燒;不增加填埋場的滲濾液處理壓力。
3
“連續式熱水解”最高可將污泥厭氧
消化能力提升3倍
目前,污泥厭氧消化系統升級需求驅動顯著,普遍認可的最佳途徑是熱水解預處理技術應用。潔綠環境針對這個技術背景,自主開發了連續式污泥熱水解系統,可以改善減量化、穩定化效果,增加厭氧產氣量,降低殘渣含水率,同時可將厭氧消化的處理能力最高提升到原設計處理能力的3倍以上。
采用基于“連續熱水解+厭氧消化”的工藝路線,能顯著節省項目占地面積、設備投資和運營成本。

此外,“雙創周”同期還舉行了2019年中關村新技術新產品(服務)發布暨首臺(套)企業授牌活動。潔綠環境有2項新技術新產品再次獲評首臺(套),充分體現了潔綠環境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雄厚實力,將助推公司的技術和產品更好地服務于市場。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