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10 09:1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影
截至今年10月,康恒環境再次發展驚人,已累計取得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超40個,垃圾處理總規模超7萬噸/日??岛悱h境董事長兼CEO龍吉生在2018年年初提出的“未來三年內,康恒環境在國內市場上設計日處理垃圾能力突破6萬噸”的目標提前變為現實。
康恒環境在追求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為行業帶來了第二次革命:破解固廢行業難題,變鄰避為鄰利。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建垃圾焚燒廠可以,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這就是鄰避效應。為了破除鄰避效應、建設和諧社區,康恒環境規范運營項目,公開煙氣實時監測數據,共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環??破战逃?。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康恒環境多個項目成為“鄰避變鄰利”的經典案例。
以寧波明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為例,項目前期,康恒環境綜合評估了該項目對周邊居民和環境的影響。項目所在地有住戶、村落、古建筑、學校及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項目前期受到的阻力很大,當地群眾反對聲很多,隨時可能升級為群體暴力事件??岛悱h境嚴格按照ISO14001和OHSAS18001建立的環境社會環境管理體系,在環境影響、非自愿移民安置等方面設置相應的評價指標,并對投資建設和運營的項目建立監督管理方針。
項目初期,康恒環境與政府緊密協作,堅持輿論先行,利用媒體平臺對民眾進行垃圾焚燒發電的宣傳和教育,累計印制8000余冊宣傳資料,制作、發布5部宣傳片,普及科學焚燒的環保知識。在此基礎上,康恒環境還積極提高公眾的參與度,先后組織20批1500人次參觀垃圾焚燒發電廠,并請行業專家與群眾面對面,就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釋疑答惑。同時,康恒環境在企業網站上公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主動接受更廣范的民眾監督。最終在20天拆遷簽約期內,實現了96%的簽約率,項目推進過程中未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
但破除鄰避效應,最根本還在于建好項目。
寧波項目外觀采用去工業化外觀設計,由法國知名建筑工程聯合設計集團AIA傾力打造。建筑主體采用磨砂U型玻璃材料,結合廠房內通透的高空間,在光影的襯托下,創造出既有工業美感同時兼具藝術氣質的現代化垃圾焚燒廠的地標形象。項目還采用蜂巢設計理念?!胺涑病崩砟?,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環衛車輛從城鄉各處將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至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過程,正如“蜜蜂收集花粉、集中回巢、釀造蜂蜜、分享世人”的過程。
項目進入運營后,康恒環境強化信息溝通,主動向社會公開煙氣排放實時監測數據,并將每周五設為公眾開放日,社區居民、群眾可進生產區域參觀,了解項目實時運營情況。
康恒環境還積極致力于建立社區補償機制,通過將爐渣無償交給當地政府資源利用、幫助村民開發有機農業等方式,與村民共享發展紅利;還將廠區建設成開放的社區,分享廠內體育設施。
還設有國內首座垃圾焚燒博物館,模擬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真實體驗,讓錯綜復雜的電廠體系變得簡潔、易懂,讓參觀者可以直觀感受科技讓垃圾變寶的神奇魅力。一樓設置的“改造吧,發現舊物之美”特展,由寧波市城管局和康恒環境寧波項目合辦,在這里,可以看到當地市民和學生群體用廢棄物制作的各種手工藝品。
僅去年一年,寧波項目便接待了政府部門、學生、社區居民共475批次總計13000余名參觀者,成為浙江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寧波市市民科普教育基地。
【產學研合作,助推行業】
技術是康恒環境的核心競爭力,創新是康恒環境的企業生命力。
康恒環境憑借先進的垃圾焚燒能源化與資源化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除了改造爐排爐性能,康恒環境還在單爐規模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建中的康恒環境杭州臨江環境能源PPP項目,首次使用了規模為870噸的單爐。而此前,康恒環境自主研發的850噸單爐已在石家莊項目上順利運行了3年多??岛悱h境三河項目將上馬千噸單爐。
服務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國家戰略,康恒環境一直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全面提升固廢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2018年,康恒環境牽手國家在垃圾和危險廢物焚燒領域唯一布局的工程實驗室,成為浙江大學“垃圾焚燒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成員單位。今年,康恒環境更進一步在煙氣凈化領域與清華大學展開合作,成為其“煙氣多污染物控制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成員單位??岛悱h境還設有上海院士專家工作站,由我國著名的工程熱物理學家、能源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岑可法擔任首席專家,他帶領團隊與康恒環境合作,利用工作站平臺,進行垃圾焚燒技術及裝備的研發,促進廢棄物高效清潔能源化利用。
在科研上的銳意進取,讓康恒環境取得越來越多的榮譽稱號??岛悱h境是“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總部設有“上海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是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入駐企業,還榮獲了“上海市創新型企業”、“上海市專利試點企業”等榮譽。
截至目前,康恒環境累計完成科技成果30余項,申請國家專利20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60余項,并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訂15項。
康恒環境不僅專注于環保技術的研發創新,還致力于實現技術的互通共享和共同進步。為此,康恒環境倡議組建了“城市生活垃圾清潔焚燒發電技術聯盟”,在去年的康恒環境十周年慶典上,董事長兼CEO龍吉生博士表示,康恒環境將把自己已取得的技術研發成果毫無保留地與同行共享,也將和同行共同努力,一起攻克更多的技術難題;同時獨家承辦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小蜜蜂公益論壇,旨在凝聚行業力量,解決行業共性問題,提升行業整體水平,樹立行業品牌形象;并以公益力量傳播環保知識、技術和理念,培養環保人才,讓環保理念跨越行業、影響公眾。
從引進技術到輸出技術,未來,康恒環境會把目光投向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以先進環保技術惠及全球更多國家?!拔覈沫h保發展之所以有今天,受益于全球化;我國環保發展到了今天,也應該為全球環保作出貢獻。”龍吉生如是說。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