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21 16:54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徐冰冰整理
2019年對于環境產業來講,是艱難的一年。在大環境的變革中,處于其中的環保企業也在不斷優化環境治理方式,適時調整。

張新建
啟迪環境以“零碳無廢建設者”為使命,近些年幾經迭代,如今也以新的面貌整裝出發。12月19日,啟迪環境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北京桑德新環衛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新建在“2019(第十三屆)固廢戰略論壇”上分享了啟迪環境構建固廢全產業鏈的實踐和發展。
今年7月,啟迪桑德正式更名為啟迪環境。張新建表示,啟迪環境與過去相比一個最大的戰略變化就是開始瞄準“能源環保一體化”。此外,清華大學和“雄安陣營”對啟迪的控股使啟迪環境有了更強大的科研基因,科技轉化力量更強,啟迪環境將自身定位為“環境綜合治理科技企業”。
“垃圾分類是‘無廢城市’建設的一個起點。”張新建對此頗為認同,他認為,“無廢城市”最重要的起點還是不忘初心,如果在大潮中迷失了,將會徘徊很久。
論壇現場,張新建詳細闡述了啟迪環境的四大實踐。
實踐一 大固廢全產業鏈的規模布局
啟迪環境在大固廢全產業鏈布局上進行橫向寬度擴展,縱向深度延伸。
據介紹,啟迪環境目前已經完全實現縱向一體化,項目分布全國20余個省份,服務面積近10億平方米,運營項目約500個,服務人口超過1億人。
啟迪環境在橫向寬度拓展上作了一些探索,不斷與城市基礎服務融合,向行業綜合服務開放。垃圾分類上,啟迪環境針對易腐垃圾實行杭州蕭山“小綠桶”模式、天津“小綠袋”模式、上海定時定點+環衛一體化模式、農村“干濕兩桶”模式。其中,杭州蕭山“小綠桶”模式基本做到能正確判斷每家每戶分出來的濕垃圾數量,了解哪些參與了分類,哪些沒有參與分類。啟迪環境也在上海虹橋旁邊一個小區做了定點定投模式,并正在研發人臉識別模式,待正式啟用后即可知道C端每個人分了多少垃圾量。此外,還有針對垃圾回收的大社區模式——好嘞社區服務亭、小社區模式——智能回收設備等。
市政車、清運車、清洗車......在中端清運環節,啟迪環境已經做得非常成熟。物聯網技術的運用實現了清潔車和垃圾桶之間的交互以及垃圾的溯源。
產業后端,在之前的積累的基礎上,啟迪環境依托清華平臺做了更多的技術轉化,包括餐廚垃圾污水、垃圾滲濾液厭氧氨氧化技術研究,易腐垃圾制備新型生物質碳源技術、易腐垃圾高壓擠壓干濕分離技術等。
再生業務方面,啟迪環境的電子廢棄物拆解量非常大,搭建了為B端提供電子廢棄物交易的“新易平臺”。“這個交易平臺效果還是很好,結合新的競價銷售模式,電廢拆解物整體增值6.7%。”張新建介紹,對于電子廢棄物的拆解,我們有效通過互聯網賦能,對沖了經濟下行帶來的風險。
實踐二 搭建城市環境管理的數字化開放平臺
城市環境管理數字化開放平臺
啟迪環境城市環境管理數字化開放平臺由三部分構成:"全周期監管平臺"、"綜合能力平臺"和"標準化IoT物聯網數據采集平臺"。
平臺匯集大數據分析能力,AI視覺分析能力,以智慧化推動城市環境管理的精益化、高效化,同時支撐行業高品質發展。如:利用大數據精細化測算和模塊化分解,有效提升投標工作的效率。利用車輛對道路清掃的AI視覺識別實現對車輛掃盤的控制,延長了車輛的作業里程降低作業成本實現作業的精確化。張新建指出通過技術賦能,對整個行業建設和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實踐三 高校對接科技成果轉化的優勢
內構件移動床熱解技術、延慶冬奧會賽區土壤修復微晶活化粉體復合技術、高含水高含氮工業固渣低氮燃燒技術、清華大學裴普成教授—燃料電池壽命快速檢測技術......清華控股之后,很好地增強了啟迪環境與高校對接科技成果轉化的優勢。據了解,啟迪環境現對接項目87項,高校21所,教授專家53位、外部公司18所。
實踐四 規模優勢下聚焦高質量發展
啟迪環境在規模優勢下聚焦高質量發展,比如有機固廢業務、危廢醫廢業務、電廢業務。
有機固廢業務上,餐廚廢棄油脂銷售業務在易再生平臺全面上線,通過互聯網賦能,對沖經濟下行帶來的風險。啟迪環境大力推廣黑水虻養殖,進行資源化利用,帶來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贏。此外,還實施“智能收運監管系統”,為企業生產運營及管理提供有力支撐,避免地溝油流入市場,履行社會責任。
危廢醫廢業務上,啟迪環境做到生產運營零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強,積極妥善地參與了“天津港大爆炸”、“騰格里沙漠污染”等特大事故的環保應急處理,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
電廢業務上,啟迪環境精益運營,整體統籌產業布局,在智能化等領域不斷邁上新臺階。產業鏈條也不斷延伸,推動并開展產業深加工,深挖產業潛力價值。此外,啟迪環境還推行智能化物流系統,多方面收到實效,為電廢產業升級探索積累了經驗。
最后,張新建表示,未來,啟迪環境將重點朝著平臺生態化、產業協同化、能源環保一體化的方向發展。
附:行研提問

華泰證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王瑋嘉提問:您好,這么多年來,的確看到公司發生了很多變化。您作為公司的高管,也是元老,在過去這么多年變化過程中,管理團隊如何保持在股東層面或者資本市場變化的背景下,依然保有如此高的創新活力以及開拓進取精神?
張新建:啟迪環境這兩年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業內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期間,我們的團隊整體進行了優化,以前啟迪環境總部大概有三千多人,現在不到1500人。我們的戰略、機制、文化等都做了調整,以前可能更多的重市場,現在重協同、重技術、重質量,實行高質量發展。未來,啟迪環境將更開放,與更多企業合作一起去做事情。
專題報道:2019(第十三屆)固廢戰略論壇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