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4-08 16:0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趙凡整理
近日,中國固廢網了解到,《2020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點》已正式印發,要求,
到2020年底,通過強化源頭減量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全省城鄉生活垃圾總量基本實現“零增長”和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省城鎮、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分別達到90%、85%以上;全省城鄉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5%以上,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力爭新增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2萬噸/日以上,率先實現焚燒和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縣縣全覆蓋;新增省級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500個以上;建立匹配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基層組織作用充分發揮,社會氛圍日益濃厚,共建共治共享治理體系初步形成。
2020年浙江省推廣城鄉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利用、焚燒發電、生物處理等資源化利用方式。2020年,全省城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均達到90%以上。
具體詳情如下:
2020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點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扎實推進生活垃圾治理意義重大。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系列重要指示為指引,圍繞“一三五、三步走”總體目標,全面貫徹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高水平推進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意見》(浙委辦發〔2019〕59號),持續開展“五大”專項行動,加快推動全省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特制定本工作要點。
一、主要目標
到2020年底,通過強化源頭減量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全省城鄉生活垃圾總量基本實現“零增長”和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省城鎮、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分別達到90%、85%以上;全省城鄉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5%以上,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力爭新增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2萬噸/日以上,率先實現焚燒和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縣縣全覆蓋;新增省級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500個以上;建立匹配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基層組織作用充分發揮,社會氛圍日益濃厚,共建共治共享治理體系初步形成。
二、主要任務
(一)深入開展源頭減量專項行動
1.推動規劃落實落地。根據《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利用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導各地實施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利用中長期發展規劃,并做好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國土空間、綠色發展、市容環衛等各類規劃的有機銜接。〔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建設廳、省商務廳,以下工作均需各市、縣(市、區)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2.強化塑料制品源頭治理。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在超市、農貿市場等場所大力推廣使用菜籃子、布袋子。加強對塑料污染治理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重點問題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商務廳、省經信廳)
3.開展文明餐桌行動。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宣傳,在賓館酒店、國有餐飲企業(小餐館)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食堂等普及開展“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光盤”行動,推廣自助點餐計量收費。〔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國資委、省教育廳、省機關事務局、省商務廳〕
4.鞏固放心農貿市場建設成果。在全省39家有條件的農貿市場推廣實施果蔬菜皮就地處理、凈菜進城和使用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創建一批綠色環保示范農貿市場。(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建設廳)
5.加強一次性消費用品管控。全省黨政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不使用一次性杯具,單位食堂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倡導全省四星級及以上飯店(賓館)不主動提供牙刷、拖鞋、梳子等一次性消費用品,并逐步推廣至其他飯店(賓館)以及民宿、農家樂等提供住宿服務的場所。(責任單位:省機關事務局、省國資委、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商務廳)
6.推行綠色環保包裝。重點整治農副產品、食品、禮品等領域,減少包裝材料過度使用和廢棄物產生。加大可循環、可降解包裝產品技術的研發,推廣使用綠色包裝材料,到2020年,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不低于50%,基本淘汰重金屬等特殊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探索包裝廢棄物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快遞企業進一步優化包裝結構、減少材料消耗,到2020年,平均每件快遞包裝耗材減少10%以上。加大新型可循環物流設施使用,推廣標準托盤、可循環快遞箱,加快淘汰一次性塑料編織袋,到2020年底,環保布袋使用比例提高到70%以上。(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市場監管局、省交通運輸廳、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
7.深入開展標準化建設。全省新增省級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500個以上、示范村200個。以鎮(街道)為單元,全省建設50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實現“三個全覆蓋”,即管理主體責任全覆蓋,分類類別全覆蓋,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全覆蓋。按照“申報一個、驗收一個”的要求,以縣(市、區)為單元,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化縣(市、區)建設。(責任單位:省分類辦、省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
8.推廣適用成熟模式??偨Y提煉各地有益經驗和創新做法,大力推廣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兩定四分”“桶長制”等模式。鼓勵各地采取定時定點的方式,提升分類質量,2020年,全省新增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清運的商業街160條、居住小區160個以上。(責任單位:省分類辦、省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
9.建立健全垃圾分類制度。建立以“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為基本分類標準的分類制度。按照“管行業、管分類,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級各部門負責督促指導本單位本系統本行業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省新增10%以上的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單位。全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面達到90%以上,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達到85%以上。(責任單位:省分類辦、省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等相關省級部門)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