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9-24 09:47
來源:雅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室
近日,四川省雅安市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雅安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若干規定(草案)》修改意見和建議的公告,詳情如下:
雅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公開征求《雅安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若干規定(草案)》修改意見和建議的公告
《雅安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若干規定(草案)》已于2020年8月19日經雅安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二次審議。按照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雅安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若干規定(草案)》已在雅安人大網公布,廣泛征求社會公眾的修改意見和建議,以便進一步研究、修改后提請雅安市人大常委會繼續審議。
《雅安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若干規定(草案)》(二次審議稿)修改意見和建議可以通過信函、電子郵件和傳真方式提出。信函寄至:雅安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雅安市雨城區正和路1號2幢2118號),郵政編碼:625000,信封上請注明“雅安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若干規定(草案)征求意見”字樣;電子郵件發至:907797311@qq.com;傳真發至:0835—2229339。
征求截止日期:2020年9月29日。
聯系人:歐陽小聘,聯系電話:0835—2243344。
附件:《雅安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若干規定(草案)》(二次審議稿)
雅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9月21日
附件:
雅安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若干規定(草案)
(二次審議稿)
第一條【立法宗旨】為了推動農村基層治理,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推進綠色發展示范市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四川省環境保護條例》《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雅安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適用范圍】本市行政區域內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和監督管理,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農村生活垃圾,是指本市實行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區域外,在村(社區)居住或者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以下簡稱為“駐村單位和個人”),日常生活或者在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
農村生活垃圾不包括農村工業、建筑、醫療和農業生產產生的廢棄物以及畜禽和寵物的尸體。
第三條【部門分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或者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協調、指導和管理。
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易腐垃圾肥料化處理或者沼氣發酵等資源化利用的技術指導和培訓。
教育部門應當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納入幼兒園、中小學校、中職中專、高等院校等教育內容。
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對有害垃圾貯存、處置利用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管理。
供銷部門負責指導可回收垃圾資源化利用,建立以縣域或者鄉(鎮)、街道為基礎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
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應當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公益宣傳,對違反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有關規定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民政、商務等有關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協同做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相關工作。
第四條【責任層級劃分】駐村單位和個人應當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減少生活垃圾產生,承擔生活垃圾產生者責任,依照規定分類投放和處理生活垃圾,舉報違反生活垃圾管理的行為。
村(居)民委員會教育和引導駐村單位和個人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組織收集分類投放后的生活垃圾,配合做好生活垃圾轉運和處理等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日常工作,指導和支持村(居)民委員會組織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收集工作,及時督促或者組織轉運垃圾,引導再生資源回收單位或者個人設立網點或者上門收購可回收垃圾,依法處理違反本規定的行為。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考核激勵機制,加強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和資金保障,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
第五條【責任區域劃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實行責任人制度:
(一)村(居)民住宅和房前屋后,房屋實際使用人為責任人;
(二)村(社區)內的辦公、生產經營場所,單位或者生產經營者為責任人;
(三)村(社區)內的公共場所,村(居)民委員會或者其委托的管理人為責任人;
(四)村(社區)內施工現場,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為責任人。
依照前款規定不能確定責任人的,由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確定。
第六條【生活垃圾清運費的來源】村(社區)的生活垃圾清運費通過政府補助、村(居)民委員會籌措等方式籌集。
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村生活垃圾清運費納入財政預算,并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清運費補貼機制。
經村(居)民會議或者村(居)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村(居)民委員會可從村集體經濟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資金,用于農村生活垃圾清運費。
村(居)民委員會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和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向駐村單位和個人收取農村生活垃圾清運費。
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第七條【生活垃圾清運費的使用】農村生活垃圾清運費用于農村生活垃圾清運員的補貼和獎勵,購買和管護垃圾分類處理的器具和開展垃圾分類處理評比活動等經費支出,由村(居)民委員會依照相關規定管理和使用,實行專款專用。
第八條【分類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為以下四類:
(一)可回收垃圾,指可循環使用或者再生利用的廢棄物;
(二)有害垃圾,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造成直接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廢棄物;
(三)易腐垃圾,指家庭生活和生活性服務業等產生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機廢棄物,包括家庭生活產生的餐廚垃圾、集中供餐單位產生的餐廚垃圾、農產品經營場所產生的有機垃圾;
(四)其他垃圾,除前三項規定以外的生活廢棄物。
縣(區)人民政府根據前款規定公布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細化目錄。
第九條【二次四分法】農村生活垃圾由駐村單位和個人初步分類投放,垃圾清運員二次分類收集:
(一)初步分類除可回收垃圾外,按照易腐垃圾和不易腐垃圾分裝;
(二)垃圾清運員對不易腐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進行分揀分裝。
鼓勵村(社區)實施源頭四類投放,駐村單位和個人按照第八條的規定進行投放。
第十條【分類后垃圾的處理】可回收垃圾自行出售。
有害垃圾交由符合國家或者省規定條件的處置經營者進行無害化處理。
具備易腐垃圾就地資源化利用條件的駐村單位和個人,應當通過堆肥、還田、飼養家禽家畜等方式依法處理易腐垃圾;對不具備就地資源化利用條件的,易腐垃圾應當作如下處理:
(一)縣(區)修建了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站點設施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統一收集并交付處理;
(二)縣(區)未修建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站點設施,或者村(社區)距處理站點設施較遠、交通不便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村(居)民委員會協調或者收集交付易腐垃圾資源化利用單位或者個人處理。
其他垃圾由市、縣(區)人民政府指定的生活垃圾處置企業處理。
第十一條【對垃圾清運員的確定和管理】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在村(社區)落實垃圾清運員。
村(居)民委員會負責垃圾清運員的日常管理,對垃圾清運員進行考核和獎懲。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將村(居)民委員會及時督促或者組織收集和清運村(社區)生活垃圾納入村(居)民委員會目標考核內容。
第十二條【垃圾清運員的工作內容】垃圾清運員應當收集由駐村單位和個人投放的生活垃圾,對已初步分類后的垃圾按照第九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處理;對未初步分類的垃圾,按照第八條的規定分類分裝。
生活垃圾清運員應當將生活垃圾運送至垃圾集中存放點、中轉站或者相應的回收網點、處置場所;不得將已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和混合運輸。
第十三條【垃圾清運員的義務】垃圾清運員發現駐村單位和個人投放生活垃圾不符合初步分類要求的,應當及時勸導;拒不按照初步分類要求投放的,垃圾清運員應當向村(居)民委員會報告。
垃圾清運員應當記錄未初步分類垃圾的駐村單位和個人名稱和投放時間,情況記錄定期交村(居)民委員會歸檔。
村(居)民委員會根據垃圾清運員的報告和記錄情況,對未初步分類垃圾的駐村單位和個人予以宣傳教育;經多次宣傳教育仍不改正的,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告知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責令改正并作好記錄。
第十四條【對垃圾清運員的監督】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定期走訪駐村單位和個人或者垃圾中轉站管理者、垃圾處置經營者,了解垃圾清運員工作情況,收集相關問題。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加強對垃圾清運員的管理,及時向垃圾清運員反饋相關問題并督促改正;對不履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不當的垃圾清運員可以進行調整。
第十五條【大件垃圾的處理】對家具、電器等體積較大、整體性強或者需要拆分再處理的大件垃圾,駐村單位和個人應當投放至村(居)民委員會指定的堆放收集點,或者通過預約由收運服務單位收集。
第十六條【法律責任】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按照第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責令駐村單位和個人改正,累計達兩次以上的,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給予警告,并可以對個人處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對單位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十七條【法律責任】駐村單位和個人或者垃圾清運員在非指定地點傾倒垃圾的,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責令改正或者清除,拒不改正或者清除的,代為清除,其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并處個人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單位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第十八條【未履職盡責單位和個人的處理】負有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職責的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其工作人員未履職盡責的,依法依規處理。
第十九條【生效時間】本規定自年月日起施行。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