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9-17 10:23
來源:潔綠環境
9月13日,由E20環境平臺、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環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主辦的“2021(第九屆)上海固廢熱點論壇”在上海正式開幕。北京潔綠環境公司董事長趙鳳秋以《雙碳時代,潔綠環境的新征程》為題,向與會代表做了精彩分享。

▲ 潔綠環境董事長趙鳳秋女士做主題演講
論壇上,潔綠環境董事長趙鳳秋以企業的視角分享了雙碳時代有機廢棄物處理行業的新洞察以及潔綠環境的新戰略。
新洞察
習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雙碳目標,標志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產業發展呈現出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廚余、餐廚、污泥、糞污等城鄉有機固廢行業迎來確定性的歷史性機遇;
二是工程治污向產業治污升級勢在必行,減污是起點、降碳是過程、協同增效和資源化是出路;
三是嫁接技術是行業的痛,廚余垃圾處理或是嫁接餐廚處理技術、或是嫁接濕解堆肥處理技術、或是嫁接國外農業廢棄物處理技術,導致運營不起來或運營不穩定,需要適合中國國情的系統性、匹配性、包容性的技術解決方案;
四是產業進入生態化發展階段,四大產業陣營交叉融合,有競爭也有合作成為新常態。
新定位
潔綠環境基于以上新洞察,結合自己的長板優勢,找到新的“IKIGAI”,即潔綠公司的新使命:用工業方式高質量實現城鄉有機廢棄物的自然循環。對潔綠公司的未來進行新定位:成為有機廢棄物資源化關鍵技術的創新者與實踐者、“城鄉有機廢棄物負碳工廠”的設計師與建設者、有機廢棄物處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與推動者。

▲ 潔綠環境新使命
新戰略
新的使命下,需要新的戰略支撐,具體需要三個方面的升級:技術升級、商業邏輯升級、經營理念升級。
技術升級:從單一的滲濾液/沼液全量處理技術、廚余污泥熱水解技術、厭氧發酵技術和制肥等核心技術,升級到以廚余/餐廚、污泥、畜禽糞污、滲濾液、秸稈、果蔬垃圾等多種有機廢棄物協同處置的綜合技術升級,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系統解決方案。
商業邏輯升級:從以我為中心向為客戶提供自有技術、做工程模式,向以客戶為中心,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產品和服務升級。
經營理念升級:從以前的“小我”向“生態”升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客戶、為產業、為社會提供價值。

▲ 潔綠環境“綠”系新產品
新產品
在有機廢棄物處理領域,主要有三類需求:
一是大城市的餐廚、廚余垃圾、污泥的集中處理;
二是中小城市餐廚、廚余垃圾、污泥、秸稈、畜禽糞污和果蔬垃圾的協同處理;
三是農村的秸稈、畜禽糞污和果蔬垃圾處理。潔綠公司針對三類需求的不同特點和應用場景,規劃了5個綠產品系列,“綠融、綠合、綠谷、綠態、綠云”。
“綠谷”產品
趙鳳秋介紹,“綠谷”產品是以“綠色+負碳+能源工廠”為特征,廣州李坑1000噸/日廚余垃圾處理廠屬于綠谷系列,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廚余垃圾處理項目,深受業內關注。李坑項目按照綠色、循環、負碳、和諧的設計理念將自然之綠與工業之綠融為一體,在處理廠內做足水、氣、渣的小循環,廠外做通大循環,將廚余垃圾“變”清潔能源,助力建設低碳城市,體現生產、生活、生態共生,實現環境和諧、社會和諧、居民和諧。該項目是潔綠的熱水解技術在廚余垃圾處理領域的第一次大規模運用,從試運營到商業運營,項目公司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管理統一,二是技術完善,三是打通外循環。目前該項目已基本達產運營,廣州城管局領導在7月22日基本達產的總結大會上對該項目做出肯定評價:李坑項目作為國內最大的廚余垃圾處理項目,承擔著全市約三分之一的廚余垃圾的處理,李坑項目的穩定運行,緩解了目前廣州市垃圾處理的壓力,符合廣州市垃圾分類管理總體戰略,有效促進了廣州市垃圾分類工作。

▲ 潔綠環境“綠谷”產品——廣州李坑項目
“綠合”產品
“綠合”產品的特點是:“集約+低碳+多功能合一的垃圾分類終端樞紐”,代表案例有鄭州金水區五合一垃圾分揀中心,項目占地9畝,布局了150噸/日的廚余垃圾處理、10噸大件垃圾處理、2噸/日有害垃圾暫存、500平米的宣教中心和一個垃圾收運智慧管控中心。項目按照綠色、集約、低碳、智慧的設計理念建設,功能豐富,用地非常集約,2021年8月建成投產,是推進鄭州市垃圾分類終端處理設施的典型代表。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