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1 09:5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陳偉浩
青島國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國真智慧),是青島天人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歷經十年孵化出來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專業從事環境產業互聯網平臺開發和運維,為當下環境產業效率低、監管難、安全性差等痛點,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成為環境行業數字化賦能的示范樣板,也為我國發展工業互聯網提供了成功的特色范例。
天人環境在籌備國真智慧成立的十年間,環境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天人環境究竟是如何成功完成跨界轉型?新時期,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國真智慧又是如何將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環境產業的?近日,中國固廢網帶著相關問題專訪到了天人環境董事長、國真智慧董事長曹曼先生。

曹曼
十年磨一劍,出鞘見鋒芒!
2012年,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資本市場遭遇“寒流”,環保行業也未能幸免,全年融資企業數量和金額較2011年度均出現大幅下滑。天人環境因為政策等原因撤回上市申請,并最終錯過了上市的最佳時機。
為此,曹曼認真研判環境行業趨勢,認為公司現有業務項目受制于政策、技術、市場規模等原因將很難做大,想要將公司做到過千億級規模,就必須踏進一個擁有更大市場空間的新賽道。
彼時,世界發展已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而前三次工業革命我國都落后了,為此,國家制定了有關規劃政策,力爭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引領者。
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應用要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具體到環境行業,意味著80%的企業要在8年內完成數字化升級或退出歷史舞臺。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是工業互聯網,曹曼認為,智能化和數字化的發展將會擁有更多更完善的頂層支撐,而且環境產業在實現智能化平臺化和產業融合與數據循環后,可支撐過萬億的業務,市場容量足夠廣闊!
為此,曹曼開始大膽調整公司發展戰略,跨界進軍工業互聯網領域,力爭成為這個領域的引領者,集中力量大力發展環境產業互聯網平臺。
然而,環境產業互聯網平臺涉及環境產業的方方面面,是建設難度很大的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尤其是跨界人才的供給,嚴重不足。大學既無相關專業,社會又無專門的培養機構,國真智慧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這條路并不好走。
在國真智慧成立前的六年中,就歷經了三次研發的失敗。但多次失敗并沒有擊潰曹曼,相反,讓他明白了,破局者需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氣概和“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也讓他明白,跨界轉型應是“一把手”工程,必須孤注一擲全力以赴。
之后,曹曼親自帶領團隊,邊干邊學,從零開始進修第五個專業互聯網與電商,又主動擔當首席產品官,與團隊一起步步為營,最終組建了一支以“傳統專業精英+IT專業精英+生態共建專家”的跨界團隊,也是環境產業第一支工業互聯網跨界團隊。至此,國真智慧歷經十年轉型,于2019年12月正式成立。
2020年,國真智慧正式推出國內首個環境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Eiiplat(E平臺),并得到了工信部的認可。同時,作為中環協智慧環衛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國真智慧牽頭編制了智慧環衛基礎數據標準和行業白皮書,為環衛行業的發展提供頂層設計和標準支持。
今年國真智慧將協助中環協,為行業提供智能化產品的測試認證服務,為產業升級提供工業互聯網通用產品,全力以赴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產業數字化升級和雙碳目標的實現。
新基建布局“先手棋”
強化行業賦能能力
年初,由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打造繁榮發展的數字經濟,要有序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升級,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支撐“智能+”發展的行業賦能能力。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中國正式進入了“二十大時間”。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要求繁榮發展的網絡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同時提出,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要推進新型工業化,智慧化、數字化手段將更加被高度重視,在此領域深扎的企業,也迎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多年來,國真智慧始終與時代趨勢和國家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研發了多項與工業互聯網平臺“新基建”有關的核心技術,為環境產業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平臺化運營管理,產業化賦能提供了全面的支撐。
微平臺:工業互聯網通用設備,
實現設備互聯互通
曹曼表示,由環境行業頭部企業各自主導的“信息化平臺”(實為應用軟件),行業企業基于數據保密的考慮,不愿使用,導致行業“互聯網平臺”重復建設現象嚴重,缺少企業與企業之間交互的“媒介”,造成很多信息孤島,嚴重制約了平臺化的進程、大數據的挖掘和產業的融合。
國真智慧通過自主創新開發出了通用產品“微平臺”,類似消費互聯網的“微信”。它是發展工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一個核心通用產品,適用于各個行業。該平臺不僅能夠保護企業數據、定制私有化部署,還可化解工業互聯網發展中企業之間連接(包括跨行業和區域等)的難題,實現企業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互動,幫助傳統企業快速實現智能化升級改造。
國真智慧以“大平臺+子平臺+微平臺”的共建模式、分增效的商業模式,踐行發展工業互聯網降本、增效、綠色、提質和安全的目標,為當下環境產業效率低、監管難、安全差等痛點,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標識解析:實現數據互聯共享
目前,大部分環保和環衛企業所謂的平臺其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平臺,只是一個個分散的“信息孤島”。由于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行業內不同環節設備之間無法互聯互通,且存在數據收集難度大、缺乏互聯共享、廢棄物遷移轉化過程復雜難追溯等行業痛點。以固廢領域為例,環境產業廢棄物追溯是實現政府管理部門高效監管的重要手段,借助標識解析技術賦能,能夠對廢棄物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一旦某個環節出現異常可進行追根溯源。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