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09:45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焱焱整理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豫考察時指出未來中國產業發展將呈現出三個轉變——“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這“三個轉變”為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產品打造指明方向,環境產業也不例外。深圳能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科研管理主任吳浩在2023(第十屆)上海固廢熱點論壇現場表示,中國垃圾焚燒裝備技術在與歐洲的百年差距下,奮起直追,完成了中國制造;而今天,垃圾焚燒裝備技術正在譜寫中國創造。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豫考察時指出未來中國產業發展將呈現出三個轉變——“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這“三個轉變”為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產品打造指明方向,環境產業也不例外。
盡管當前,環境產業發展進入爬坡時代,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面臨市場固化的低價競爭、技術配置散裝化、技術創新制造難等重重困難。但正如深圳能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科研管理主任吳浩在2023(第十屆)上海固廢熱點論壇現場表示的那樣:中國垃圾焚燒裝備技術在與歐洲的百年差距下,奮起直追,完成了中國制造;而今天,垃圾焚燒裝備技術正在譜寫中國創造。

吳浩
第一步:百年差距下奮起直追,完成中國制造
梳理垃圾焚燒裝備技術和焚燒廠發展史,從1896年德國建立世界第一座垃圾焚燒廠到1988年我國第一座垃圾焚燒廠的出世,中間橫跨了百年歷史,盡管我國垃圾焚燒裝備技術雖然起步略晚,但也在奮起直追中實現了中國制造。
1.國外垃圾焚燒裝備技術的百年變遷
從國外垃圾焚燒歷史的變遷來看,垃圾焚燒裝備技術到垃圾焚燒廠成立的時間間隔較短,垃圾焚燒裝備技術發展20多年后,垃圾焚燒廠便應運而生。
1874年,由弗萊爾設計的世界第一臺垃圾焚燒爐Destructor在英國諾丁漢誕生,這臺焚燒爐的誕生標志著現代垃圾焚燒技術初具雛形。
1885年,美國第一臺垃圾焚燒爐于紐約長島建立,該焚燒爐采用夾套蒸汽對垃圾進行加熱,其后進行焚燒。雖然存在蒸汽耗量大,運行成本大等缺陷,但伴隨二戰后美國經濟復興帶來垃圾焚燒量日益增加,到1960年生活垃圾年焚燒處理量達2700萬噸,這款焚燒爐應用仍較為廣泛。
伴隨著垃圾焚燒爐技術的發展,垃圾焚燒廠相繼出現。1896年,世界第一個垃圾焚燒廠建立于德國漢堡布勒代希,標志著垃圾科學分類、資源化處理新里程的開啟。這個焚燒廠采用固定式焚燒爐,技術路線與英國1874年設計的焚燒爐相似。
在德國首個垃圾焚燒廠建立的影響下,毗鄰德國的丹麥,1903年,在哥本哈根建立丹麥第一個垃圾焚燒廠——弗萊德里克堡垃圾焚燒廠,同樣采用固定式焚燒爐,與德國不同的是,丹麥的焚燒廠產生的熱能會直接進入集中供熱系統。
1931年,根托夫特垃圾焚燒廠的建立,標志丹麥出現第一所采用回轉窯焚燒爐的焚燒廠,采用的回轉窯焚燒爐由當時隸屬于英國的偉倫公司和其他兩家公司共同設計,運行時間長達39年。這座垃圾焚燒廠已經初具現代化垃圾焚燒廠的主要功能,廠內配置蒸汽發生器和汽輪發電機,彼時以供熱為主,發電為輔;能夠在機械化操作下完成垃圾儲存、垃圾抓斗等工作,焚燒后的固體廢渣用以鋪路。但存在煙氣處理工藝較為簡單,重力除塵無法有效排污、垃圾未分類焚燒物混雜等問題。
與德國、丹麥等相比,日本垃圾焚燒裝備技術發展史稍顯曲折。1897年,日本定批式垃圾焚燒爐在敦賀市建成,煙囪高10米,配置助燃風系統;1907年和1918年,大阪先后建立廠良垃圾焚燒廠、木津川垃圾焚燒廠。盡管早期有實踐,但當時日本垃圾焚燒廠發展面臨兩大問題:第一,是城鎮化率低導致垃圾不集中,焚燒率較低的問題;第二,是垃圾焚燒爐設計問題,自助設計、開發,開展碳化爐、熱解爐等等的試驗無法徹底解決焚燒爐運行問題。其后,日本便引進了歐洲垃圾焚燒技術。
在早期發達國家垃圾焚燒裝備技術的探索和積累下,二戰后,隨著城市規模逐步擴大,受到垃圾焚燒需求的刺激,垃圾焚燒裝備技術迎來百花齊放的時代。
德國馬丁(Martin)、丹麥偉倫(Volund)、瑞士馮諾(Vanroll)、比利時西格斯(SEGHERS)、日立造船株式會社、日本JFE公司等企業作為技術來源,促使焚燒技術工藝得到空前發展。同一時間,垃圾焚燒處理配套法規也相繼落地,煙氣處理工藝也得以發展。

2.我國垃圾焚燒裝備技術的奮起直追
我國垃圾焚燒裝備技術發展起步較晚,要想完成從0到1的轉變,只能奮起直追。深能環保作為老牌環保企業,一路跟隨、見證、參與、推動了我國垃圾焚燒裝備技術工藝的成長和升級。
1988年,清水河垃圾焚燒廠是我國第一座垃圾焚燒廠,引進了兩套日本三菱重工150噸/日的垃圾焚燒爐,投資4774萬元(占比當時深圳GDP的2%),斥巨資開啟了我國垃圾焚燒處理和技術施設的新里程。
1998年,在浙江余杭,由熱電廠改造而來的中國第一座流化床垃圾焚燒廠投入運行。
當時的中國垃圾焚燒普遍面臨的問題是垃圾熱值低、水分高,垃圾燒不好。為解決這個問題,深能環保對全世界各地的垃圾焚燒技術商進行了考察。
在1999年,深能環保完成了比利時西格斯垃圾焚燒成套裝備技術的引進,包括多級爐排技術、燃燒控制系統、余熱鍋爐設計技術、吸收塔設計技術等。2003年,投產于南山垃圾發電廠一期,至今還在運行。
引進裝備技術是對先進技術重要的解構、學習、吸收的過程。深能環保歷經多年攻關,攻克爐排片的設計與制造、余熱鍋爐設計、燃燒控制系統國產化等難題,實現了裝備技術的國產化。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