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3 10:14
來源:中國固廢網
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固廢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00例案例,涉及城市礦山、一般工業固廢、土壤修復、危險廢棄物、環衛、有機廢棄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領域。
項目名稱:汾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改造項目
推薦單位:海天水務集團股份公司
模式:BOT模式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所在地:山西省汾陽市陽城鄉
項目概況
該項目為垃圾焚燒發電原址改擴建項目,總投資約3.1億元,原項目設計處理生活垃圾500噸/日,采用循環流化床焚燒工藝。改造項目采用先進的爐排式焚燒技術,并配套2×7.5MW發電機組,同時新建高標準煙氣凈化、滲濾液處理等系統。改造后垃圾處理能力提升至750噸/日,可年處理垃圾約27萬噸,發電1億度,實現對汾陽市及部分周邊區域生活垃圾的全量無害化處置。
項目亮點
原址原位升級改造:原項目采用循環流化床焚燒工藝,自建成投運來,就存在摻煤量多、飛灰產量大、停爐頻次高等問題,項目長期無法穩定運行。本次改造直接在流化床焚燒爐的原址、原位,升級新建爐排式焚燒系統,在未新增用地下,實現產能大幅提升以及對外供熱需求。同時通過優化設計,做到少拆少改,充分利用了原系統的價值,實現新上焚燒系統與原有系統的完美融合。
創新采用新型爐排:由于原有焚燒爐拆除后的空間限制,常規的爐排式焚燒爐無法滿足場地要求,經過前期的充分論證,創新性的首次在流化床改造項目中采用先進的R型爐排式焚燒爐,相較于L型爐排具有更好的燃燒控制和焚燒效率,對高熱值垃圾適應性更好,符合社會和行業的發展趨勢,具備先行示范效應。
綜合效益顯著提升:在保留原有項目的整理布局,且未新增用地的基礎下,通過一次改造實現了50%垃圾處理產能的提升,以及對外供熱46萬㎡;同時改造后噸垃圾發電量可達500度,上網電量可達440度,設備年穩定時長超8000h以上,上述指標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較原有項目均提升20%以上;通過采用高標準的煙氣凈化工藝及滲濾液處理工藝,實現了煙氣達標排放,污水再生利用,飛灰產量較原項目降低60%以上。項目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顯著提升。
示范意義
在原址原位實現了從傳統循環流化床焚燒爐到爐排式焚燒爐的升級換代,同時首次在國內改造項目中采用先進的R型爐排。對于行業中仍在運行的近200座流化床焚燒爐來說,具備極佳的改造先行示范效應及借鑒意義。
項目投運后,每年可消納汾陽、孝義、文水等范圍內的生活垃圾27萬噸,年發電量1億度,可滿足12萬居民用電;與同容量火力發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2.5萬噸,減少碳排放6.3萬噸,具有“控制甲烷排放+代替發電”的雙重碳減排效果。同時,又滿足周邊居民采暖的需求,極大提升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