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8-30 09:41
來源:清氣團l固廢展望
作者:垃圾焚燒分析師
長沙,這個中國最有松弛感的城市,同時正在打造享譽世界的中國基建速度,湖南軍信環保把中國的垃圾處理和清潔焚燒發電經驗,向中亞地區快速拓展。
8月23日,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市市長 Aibek Dzhunushaliyev 參觀了中國湖南企業軍信環保,位于比什凱克垃圾焚燒清潔發電項目的施工現場,該項目位于該市衛生垃圾填埋場的隔壁。
而就在今年七月底,湖南軍信環保宣布,已經與比什凱克市簽訂了正式特許經營權合同。
目前看來,幾乎是剛簽完合同就進入開工狀態。
根據吉爾吉斯斯坦相關公開信息顯示,該項目的地質勘探報告已經完成過審,環境影響評價報告也于7月上交給該國生態環境部門。
目前,項目選址地塊已經開展了土地平整工作,頂層土壤已經被清理,2.9萬立方米的土壤已經被清除,一條施工通道正在建設中。
軍信環保團隊也已在項目公司,架設了集裝箱簡易板房,作為辦公區和臨時居住區,后續將有首批中國施工團隊的進駐。
這已經是比什凱克市市長今年第三次,公開到訪項目地點了,說明了比什凱克市和吉爾吉斯斯坦政府,對相關項目的重視程度之高,也說明當地的垃圾圍城問題較為嚴重,急需盡快解決。
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擁有一個巨大的垃圾填埋場,從1974年開始使用至今,填埋場的面積和高度不斷增加,從原來的12公頃,擴大到現在的74公頃,垃圾山的高度也達到了30米。
垃圾山內部不斷發酵產生沼氣,在干旱的中亞地區,經常引發火災。而整個吉爾吉斯類似的垃圾填埋場將近20個,非法填埋場則不計其數。
比什凱克目前的垃圾量為800-1200千噸左右,填埋已經難以為繼,填埋場火災事故越來越多。而且吉爾吉斯斯坦屬于多山地形,各城市普遍較難尋找新的填埋場地址,只有垃圾焚燒才能解決該國的垃圾圍城問題。
2023年11月,比什凱克市政府宣布,與中國企業-湖南長沙的軍信環保簽約,在填埋場的附近,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軍信環保運行著湖南省最大的垃圾焚燒清潔發電項目,日處理量8100噸。
2024年7月底,軍信環保正式公告已經獲得比什凱克項目的特許經營權。
項目近期規劃為一千噸每日處理量,遠期規劃為3千噸日處理量。項目占地12公頃,裝機容量16-20兆瓦,總投資額在0.95億美金左右,同時提供電力、供熱,爐渣也可以作為建筑材料再次利用。該垃圾焚燒廠預計在2025年年底完工。
從相關項目進展看來,對比國內垃圾焚燒行業,在東南亞和其他地區的目前出海過程,軍信環保的比什凱克項目,屬于進展速度相對較快,簽完合同就已經進入實際施工階段。
雖然國內垃圾焚燒清潔發電同行,大都將目光盯著東南亞或者南亞國家,此處經濟發展較快,人口較多,垃圾問題較嚴重,未來的電力消費和垃圾收入,可能都相對可觀。
但這些國家目前都屬于大國地緣政治角力輻射區域,尤其是中美角力的區域,且當地的民主化架構較為粗陋,政治架構混亂,政黨議會紛爭頻繁,武力斗爭也并不鮮見,而垃圾焚燒發電這種公眾敏感性高、抗拒情緒高的基礎設施,必然會成為政治角力的議題,也會大大拖延相關建設的審批進程和落地速度,尤其是有大量中途解約或取消合同的風險。
反觀中亞地區,普遍政治架構穩定,政治和行政內耗少,審批效率高。已經接受了前蘇聯大量工業化經驗浸染,城市化布局規劃較好、人口素質教育規劃較好,在相關行政審批和施工配合、技術人才上,有相當配合度。
尤其是中俄關系進一步密切后,中亞國家對中國資本的親善態度進一步友好。受中國一帶一路影響,能夠較好較快的接受中國式現代化的實事求是的生態環境治理理念。簽約合作到審批落地的速度會更快,合同執行的穩定性也更高。
此外,歐美顏革基金以及歐美反焚組織對當地的政治生態和環境思潮影響較少,而且斯拉夫語的網絡環境世界,相關誣蔑性負面資訊也較少,能夠減少一定的鄰避事件發生。
清氣團認為,中亞地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人口稀少、規劃性城市少,經濟尚不發達,垃圾量低,但依然是目前我國垃圾焚燒行業可以重點關注的區域。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