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6-05 16:30
來源: 廣州環保投資集團
云山層巒疊翠,珠水流光璀璨,城市繁花似錦。廣州環投集團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助力廣州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上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以擔責善為的先行實踐,譜寫資源循環、和諧共生的嶄新篇章。
01循環產業新實踐

白云區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項目
近年來,我國綠色發展步伐加快,資源循環書寫新篇,美麗中國建設穩步推進。

廣州城市資源綠色路材研究制造中心
“十四五”期間,廣州環投集團緊跟國家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新機遇,認真落實省市具體部署和市國資委工作要求,于2024年12月注冊成立合資公司——廣州資環公司,助力廣州乃至廣東打造覆蓋全域廢舊物資收集、轉運、處理、利用四位一體的資源化利用體系;建設運營增城、白云兩大建廢資源化利用項目,合計產能130萬噸/年,有效改變廣州相關傳統企業“小、散、亂、污”的狀況,推動廣州建筑廢棄物資源化水平達到行業前列。

智能回收箱
目前,廣州環投集團整合固廢收運處置全產業鏈優勢和數字化轉型成果,推出“廣州資環智慧運營平臺”、智能回收箱和資源回收站等產品,持續布局前端“回收點、中轉站、分揀中心”回收分揀體系,開展前端回收試點工作,全力打造大灣區資源循環綠色低碳產業高地。
02環境設施新升級

坦尾資源集運中心
自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城市更新”以來,我國城市更新行動持續推進,在綠水青山間繪就美麗中國新圖景。
廣州環投集團持續推動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助力廣州穩步推進城市更新行動,高質量實現老城市新活力。通過廚衛理念創新、外觀統一、管理標準化、數智賦能等方式,打造荔灣區坦尾資源集運中心等多個標桿示范項目。
2024年,完成“推進垃圾收集、轉運站治理和改造升級,建設綠美廣州”的民生實事項目30余座;2025年至今,已完成環衛設施品質提升項目6座,累計提質改造40余座資源集運中心,為廣州打造宜居宜業宜樂宜游城市環境貢獻“環投方案”。
03綠色技術新突破

GS1無人駕駛清掃車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加快綠色科技創新,是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實現綠色發展的內在要求。
廣州環投集團深入推進數智化綠色化轉型,以科技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全面支撐廣州市經濟社會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軌道式巡檢機器人
一是數字化智慧化建設穩步推進。國內首個應用于垃圾終端處理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式在第三資源熱力電廠車間投入使用,極大提高巡檢效率和安全生產水平;垃圾庫智能管理系統現已試運行,全力打造固廢處理全流程自動化標桿案例。
二是環保裝備“智”造陸續出新。截至目前,下屬廣環廠先后推出GS1、GS3無人駕駛清掃車,31噸純電動廂式垃圾車等多款產品,持續激活“廣環牌”創新活力。其中,GS1無人駕駛清掃車已在云蘿植物園、廣州火車站等近40余個場景投入使用。

自主研發的新一代移動儲能供熱車
三是再生資源利用技術。永興股份于今年4月在第五資源熱力電廠試運營首臺自研的新一代移動儲能供熱車,實現了垃圾焚燒余熱綠色高效利用;下屬廣州城市資源綠色路材研究制造中心自主研發高效增強劑,可使再生水穩料強度提升20%以上,產品質量100%優于國標和行標。
04生態科普新標桿

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
自2024年5月《關于深入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工作方案》印發以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得到廣泛傳播,公民生態文明意識顯著提升,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循環經濟產業園在傳遞減污降碳理念、助推美麗中國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學生們參觀第三資源熱力電廠生態環境科普教育基地
下屬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作為廣州“第四張環保名片”,以全國首創的“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態景觀公園”新模式、“線上+線下”雙軌并行沉浸式科普基地以及生活固體廢物處理全產業鏈等優勢,多次獲評國家、省級生態環境科普教育基地榮譽,累計承接國家(省、市)大型活動120余次、外事活動30余次(涵蓋44個國家),線上線下共接待各類群體、外國友人約500萬人次。2025年6月5日,園區運營主體廣州環投福山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的案例《探秘綠色能源,共建無廢城市》被評選為“2025年環保設施開放先進典型案例”。

廣州資環公司參加進社區宣傳活動
此外,廣州資環公司積極參與進校園進社區系列宣傳活動,展示智能回收箱等新產品,并通過生動講解讓資源循環利用的新風吹進市民心頭。
逐綠而行,向新發力。在新征程上,廣州環投集團將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重要指示精神,踐行國企責任,著力構建廣州多層次、立體化、高效率的資源循環利用全鏈體系,為繪就美麗中國新畫卷、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環投貢獻。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