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7-02 09:38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汪茵整理
王瑟瀾表示:“上海環境的數智大腦并不堆砌數據,而是按照不同的歸屬板塊與級別對焚燒廠內的數據進行梳理,通過企業微信為運營者進行推送,當遇到異常狀況,可發出警報。”

(2)縱向穿透。據悉,上海環境探索打造了“智聯守望系統”,通過利用閑置攝像頭、地磅與預先設置好的程序,精準把控車輛進廠和出廠的情況,讓整個過程形成開放透明的閉環。改造后,上海環境可實時掌控一線物流數據,規范物流數據采集,規避物資流失風險,保障出入車輛安全。
(3)熱點管控。所謂熱點管控,即對庫存的資金進行優化。王瑟瀾表示,庫存資金常出現以下問題:① 存量庫存聯動失效過量采購偶有發生;②物資周轉率偏高,資金占用量大;③編碼規模龐大,存在一物多碼情況。
針對以上問題,上海環境建立了全鏈路采購防溢智控體系,構建區域共享機制,降低資金占用,提升庫存周轉率,還啟動物資編碼智能化精簡工程,減少40%編碼,從而減緩資金壓力。
(4)決策輔助。上海環境通過構建模型進行輔料投放專題分析,并對經營狀況進行預測。輔料專題分析方面,通過對比排放煙氣指標與各地排放標準的差值,精準測算可節省的輔料用量,并據此推導輔料理論成本節約空間,為生產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噸垃圾輔料用量減少1.78%;經營狀況預測方面,基于歷史數據趨勢與當前指標進度,動態評估年終目標完成情況,對偏差顯著的任務觸發預警,并直達偏差節點,輔助超前干預。
2、固廢焚燒一體化智慧管理:雙擎驅動的焚燒發電新模式
為實現固廢焚燒一體化智慧管理,上海環境實行了管理引擎、運行引擎的雙擎驅動模式。
管理引擎方面,上海環境對固廢焚燒一體化的智慧焚燒形成了“行業評價標準+集團單廠標準”的綜合評價體系。

王瑟瀾介紹,由于歷史、企業性質等原因,上海環境目前有7種爐排型號,統一這些爐排型號在技術和經濟上有難度。為管理7種爐型,上海環境按照“抓大放小”原則進行管理。
具體而言,首先將行標、國標要求數字化,動態對標現有未來標準。形成歷史數據到質量管理閉環,洞察生產波動,精準鎖定根因;其次,對7種爐型進行分析適配,讓同規模爐型的多維度賽馬,實現AAA標準匹配及更高要求促進,并且上海環境以降級效益與降本增效為核心目標,進行了敏捷化模塊化部署。
當前,上海環境構建的這套焚燒廠智慧評價體系已運行一年多,相信隨著時間推移,未來,這套評價體系將更加完善,能準確判斷各類爐排型號的優缺點。
運行引擎方面,上海環境通過智能料倉、燃燒模型、火線識別與無人排渣裝卸實現智慧焚燒一體化。預計產蒸汽效率提升1-2%,主蒸汽流量穩定性提升10-20% 自動投運率達到90-95%。
王瑟瀾透露,上海環境在智慧焚燒方面發展多年后,當前這套體系可適配多種型號的爐排,形成了可復制的經驗,到了可推廣的階段。
3、醫廢全流程智慧管理:全鏈全域管理轉型重構新體系
據悉,目前,上海的醫廢處置能力走在全國前列,已形成“一南一北一島一中心”的醫廢處置設施布局,總處置能力超過400噸/天。
針對醫廢收運處置,上海環境開創了“云-邊-端”協同的數字管理新模式,實現了四方面的重點監控:
(1)車、箱、人全鏈管控,構建醫療傳染風險的“數字護盾”。王瑟瀾用三句話解釋這一點:醫廢要裝滿箱子,箱子要填滿車子,司機能少出車就少出車;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