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7-21 09:53
來源:天津泰達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天津泰達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0652)正式宣布更名為“天津泰達資源循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標志著其深耕環保與新能源領域的國有控股企業全面邁入以資源循環為核心的產業升級新階段。此次更名不僅是品牌戰略的調整,更是對“雙碳”目標下國家戰略的深度響應,以及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新聚焦。
1
歷次戰略轉折邏輯

回顧泰達股份的歷史,就是國家經濟發展歷程的縮影。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幾個小作坊在公私合營的時代感召下成立了天津市毛氈廠;改革春潮,他們勇立潮頭,迎著開放的號角,成為第一批擁有世界先進長絲生產線的美綸化纖廠;1992年,又一個春天,他們成為天津市第一批柜臺交易的股份制企業——美綸股份;改革轉型后泰達借殼美綸,成為全國第一例國有股權無償劃撥的資產重組,“泰達股份”這個金字招牌度過了28個年頭,期間屢屢敢為人先,在資本市場上做了很多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泰達”二字就是永立潮頭的代名詞;2018年,公司調整主營業務方向,生態環保產業的商業版圖開始擴張;2024年,公司大環保行業迎來了影響行業走向的大并購,固廢資產快速增長;2025年初,隨著公司戰略的演進,揚州萬運率先退場,拉開了涉房資產出清的序幕;幾個月后,泰達碳資管與邦普深度聯姻,邦普泰達在津設立,劍指新能源電池循環利用的新標桿,實現非主業資產剝離,進一步聚焦生態環保主業。此次更名延續了這一戰略邏輯,將“資源循環”明確寫入企業名稱,凸顯其在固廢處理、新能源電池回收、新材料研發等領域的核心布局。名正才能言順,言順更助事成,這是讓投資者看懂泰達股份的關鍵一步!
2
環保業務從關鍵變量成為最大增量

就在2個月前,泰達環保為紀念他們被譽為“延安項目”的雙港垃圾發電廠商業運營20周年,舉辦了一個“簡約但并不簡單”的座談會。會上大家憶往昔,嘆今朝,一幕幕創業畫面浮現眼中,令人動容。這座發電廠是泰達的豐碑,也見證了中國垃圾焚燒發電從雛形到羽翼豐滿的全過程。當“垃圾發電收入”這個字眼進入年度報告“分行業”表單統計時,20年間資產總額從7.91億元驟增至125.74億元,已占到泰達股份總資產近三成;生態環保項目數量從零的突破到而今的32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規模已達23660噸/日,業務遍及10省21市,為上億人提供清潔能源服務,這不單是量的疊加,更是質的飛躍!
隨著業務的增長大環保板塊也迎來了它的兄弟“泰達碳資管”,其全方面開展碳盤查、碳足跡、碳交易、碳資產開發及零碳園區建設等雙碳咨詢服務,與泰達環保相得益彰。20年間,大環保業務既完成了產業鏈閉環、產業協同,同時也找到“攻守”間的最大公約數。
3
未來規劃:
從“城市服務商”到“全國資源循環標桿”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寶釵的《柳絮詞》是海棠詩社里唯一贊賞柳絮的,因為輕可以借力使力,才能闖出精彩的人生。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對循環經濟的支持力度,發布《“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明確提出推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規模化、高端化發展。泰達此次更名,正是借勢政策紅利與市場機遇,將業務重心從多元化投資轉向資源循環核心領域,包括固廢處理國內市場深耕、海外路徑技術輸出、新能源電池循環利用、低碳技術應用等,打造再生資源的閉環體系。
現今,好風已至,青云可期。站在新起點,泰達股份將以資源循環為核心引擎,借勢政策、技術與市場之力,書寫綠色發展的新篇章!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