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15 18:36
來源:光大綠色環保
2025年8月15日,香港 – 中國光大綠色環保有限公司(“本公司”或“光大綠色環保”,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股份編號:1257.HK)今天公布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個月未經審核之中期業績。

左起:財務總監曲寧先生、主席兼執行董事朱福剛博士及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梁海東先生
2025年上半年,國際經貿秩序遭受重創,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面對復雜局面,中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各項宏觀政策協同發力,經濟呈現向好態勢,社會信心持續提振,新動能成長壯大,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面對機遇與挑戰,本集團堅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深化“雙碳”戰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找準解題之策、強化工作協同,將“一次創業”之初的好經驗、好做法與創新方式統籌起來,直面風險,攻堅克難,深度融入綠色低碳發展新格局,全力推動本公司向技術引領型環保企業轉型,打開發展新局面。
于回顧期內,收益減少主要受建造服務收益減少影響。運營方面,國內危廢及固廢處置市場復蘇不及預期,行業競爭激烈,處置單價持續下滑,若干項目經營持續虧損,以致期內對部分持續虧損項目進行資產處置、報廢。本公司權益股東應占盈利增加,得益于期內深挖降本潛能,實現營業成本減少。本集團錄得收益約港幣3,400,122,000元,較去年同期之港幣3,505,577,000元減少3%。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約港幣974,366,000元,較去年同期之港幣1,100,415,000元減少11%。本公司權益股東應占盈利約港幣190,791,000元,較去年同期之港幣143,925,000元增加33%。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為9.23港仙,較去年同期之6.97港仙增加2.26港仙。本集團宣布向股東派發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個月之中期股息每股2.8港仙。本集團融資管道暢通,資金充裕,各項財務指標穩健。
市場拓展方面,本集團圍繞“兩化一型”(科技化、國際化、生態型)核心發展戰略,全力推進“二次創業”新征程,以“清潔能源”主責主業為錨點,強化傳統優勢業務與新興業務示范的協同發展,持續聚焦以“零碳園區”為目標的生物質供熱、分布式光伏、用戶側儲能、虛擬電廠等清潔能源項目,以“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為重點的輕資產項目,并積極推動生物質高值化利用的示范工程落地。于回顧期內,本集團新增年供熱規模52萬噸,拓展首個生物天然氣項目,新增年供生物天然氣產能每年1,000萬方,新增環境修復業務合同額約人民幣1.28億元,售電業務完成本年度簽約電量7.5億千瓦時。本集團累計在香港的光伏項目合共13個,總設計發電裝機容量3.60兆瓦。
本集團堅定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發展引擎,緊密圍繞國家“雙碳”戰略及生物質能高值化利用政策,聚焦前沿技術研發,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本集團重點布局生物天然氣、生物質氣化供熱、生物質制綠色甲醇、生物質制糖、生物質鍋爐高效清潔燃燒、“虛擬電廠+零碳園區”等關鍵領域,持續構建核心技術壁壘與產業生態。本集團重視產學研合作,積極與中國科學院等高校院所合作,開發了生物質高效厭氧發酵制天然氣技術,并實現首個生物天然氣項目落地,首創生物天然氣點對點供應商業模式。本集團的整捆秸稈氣化技術成功在江蘇盱眙轉化落地,憑借原料無需預處理、水分適應性強、氣化燃燒充分等核心優勢,提升供熱效率,破解行業頑疾;針對水冷振動爐排生物質鍋爐的煙氣超低排放關鍵技術試驗取得良好成效,并在本集團內部推廣。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共持有授權專利128項,包括發明專利58項和實用新型專利70項,以及軟件著作權5項。
于回顧期內,本集團不斷夯實精細化運營管理能力,持續深化開源節流,深挖內部潛能。生物質綜合利用方面,本集團積極拓展供熱市場,并持續開拓綠證交易渠道。此外,深入挖掘本地生物質燃料資源,加強燃料品質管控,實現了燃料質量與采購成本的雙重優化。危廢及固廢處置方面,本集團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采取提質增效與資產優化并重的經營管理策略,通過組織優化賦能、實施“一企一策”、極限降低生產成本、專班推進低效無效資產處置等舉措,增強了在運項目抗風險能力,同步推進資源高效配置和整體經營質量提升。本集團亦積極推動零碳光伏項目集中數字化運維管控。于2025年6月30日,實現7個集中式光伏站點和72個分布式光伏站點集中運維管理,光伏運維效率不斷提升。
于回顧期內,本集團不斷深化氣候相關風險的管理,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方面通過情景分析明確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對本集團業務經營的影響,完成氣候相關風險的識別、評估及優次排序,識別評估對業務運營的影響,為未來風險管理資源的分配提供了依據;另一方面,成立由總部、業務管理中心及項目人員組成的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小組,通過聘請外部專家開展專業培訓、建立健全監控機制和指標體系等,量化氣候相關實體風險的財務影響,指導改善運營效率,切實提升各個層面的氣候風險管控能力。憑借在ESG方面的卓越表現,本集團已斬獲多項榮譽,包括:于2025第四屆國際綠色零碳節中獲得“2025 ESG典范企業獎”,第四度獲國際培幼會頒發“培幼同行伙伴”獎項,以及在萬得(Wind)與華證指數兩大權威機構的最新ESG評級中雙雙獲得提升。
生物質綜合利用
于回顧期內,本集團運營及完工的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共54個。在建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共2個,生物質設計處理能力約每年120,000噸,預計每年產蒸汽量917,000噸。本集團的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貢獻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約港幣1,021,719,000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5%。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貢獻凈盈利約港幣625,587,000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1%。盈利增加主要由于本集團持續聚焦生物質核心業務,重點發展供熱業務,運營服務收益同比上漲,且期內燃料品質提升,運營成本下降,降本增效措施取得顯著成效,運營毛利實現大幅上升。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