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4-02-21 09:11
來源: 水極客聯盟
作者: 高雅麟
2月16日,正月初七的早上,從網絡上看到一則信息:美國當地時間2月15日,OpenAI再一次放出大招,發布了一個有望改變世界的產品,那就是文字生成視頻的Sora模型——文本生成59秒的視頻。
Sora帶來的震蕩,持續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發出回響……
在春節之前,作者在印象筆記里寫了一段話:卯歸辰到,兔躍龍騰。兔在地,龍在天。兩者的“活躍”方式不一樣,但“變”已經是常態,世界總在動蕩變革中,眺望曙光。我們的新祝福語中,都有祝你好運的美好愿望,所謂的“龍年龘龘,前程朤朤”的文字游戲,總會博得大家會心一笑,畢竟,總體而言,我們是幸運的。但幸運最危險的事,它無法計算,無法衡量,最討厭的是無法持續。只有我們重新建立了秩序,不管在任何日子里,不管有什么事情發生,內心的秩序都會保護我們免受動蕩。而重建秩序,也許是我們個體無能為力的事,但面對這個“秩序”這個大勢,我們能夠做的,或許是在這個充滿儀式感的時間節點上,做一點感知,給自己,給懂自己的人。
二十一世紀整整過了二十多年,回顧總讓人感到流光溢彩,年輪飛速,幻象疊生。每年的元旦、春節前后,總有各種矯情的新年感嘆,多已失去冷峻而真誠的本意,或許沉默地洞察才是應有的姿態。原本每年都會有一點寫點“新年感悟”的沖動,今年卻感覺已經遙無蹤影。畢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各人有各人的感悟,各行有各行的活法,時常驚訝地發現“你自以為的頓悟,很可能是別人的常識”。因此,常發感慨,實有“無病呻吟”或是“西施效顰”之嫌。但正月初七的一則新聞,還是不由得又讓人心生感慨——
2月16日,正月初七的早上,從網絡上看到一則信息:美國當地時間2月15日,OpenAI再一次放出大招,發布了一個有望改變世界的產品,那就是文字生成視頻的Sora模型——文本生成59秒的視頻。又是一個深水炸彈,足以讓業界震撼。要知道,這不是拼接和調用,是通過AI自主地生成的視頻內容,而且是一鏡到底!
不由得讓人想起二則多年前看過的段子,讓人記憶猶新。
一則是關于老虎與跑鞋:
一只老虎在追趕二個人,兩個拼命奔跑。其中一個人蹲下身來,穿上跑鞋,不慌不忙地系鞋帶。另一個人說:“別系跑鞋了,老虎追上來了!”那人說,“我不需要跑過老虎,我只要能夠跑過你就可以了。”
自chatgpt問世以來,AI成為最受熱捧的關鍵詞。在我們感嘆AI涌現的智能程度會讓人失業的同時,卻一定要意識到,不是AI讓你失業,而是會使用AI的人讓你失業!而且這些工具,不再是僅僅能夠跑過老虎的跑鞋。而是你一旦擁有這雙“跑鞋”,很可能是當別人還在機耕路上開八十年代的拖拉機趕往小縣城的時候,你卻已經乘上了火箭,駛向了火星,無論是站票還是坐票。這個時代,不是加速前進的時代,而是一個加速度也在不斷提高的年代!
另一則是關于蝸牛與烏龜:
有一天,蝸牛在路邊散步,一只烏龜碾壓過去。蝸牛受傷了,有人把它送到了醫院進行了搶救。蝸牛醒來后,親人們問它,當時發生了什么事?蝸牛說:“當時發生的一切太快了。我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一只龐然大物就從我頭頂飛奔了過去。”
在蝸牛的眼中,龜行是神速的。在人的眼中,古代的“車馬”早已經是淘汰的工具,高鐵、飛機才是現代交通的必備工具。那么,我們是否還要反省:我們是蝸牛,還是烏龜?是羨慕烏龜的蝸牛,還是藐視蝸牛的烏龜?抑或是既不承認是烏龜也不承認是蝸牛,而是可以俯視烏龜與蝸牛的“上帝”?
這個飛速疾馳的年代,已經形成了讓人失重的感覺,水務行業,由于天然的壟斷性、經營的穩定性,具有抗周期波動的“壓艙石”屬性,對行業而言,相對封閉保守的環境中,如何穿越經濟周期,感知行業困局,突破行業堅冰?對企業而言,增量時代的技法如何在存量時代競爭?對個人而言,我們何以拓展邊界?何以自立自強?
老虎的本質是問題意識;跑鞋的意義在于解決方案。
每年都有每年的困境,每個行業,每個企業,每個人在每一年都會有緊跟屁股的“老虎”,讓你生存在恐懼與焦慮之中,以至于你很少能夠找個隱蔽處坐下來找一雙跑鞋,或是系好跑鞋的鞋帶。環顧左右的同行者,與你一樣氣喘吁吁地奮力奔跑,才能保持原地不動,分不清兩者之間是進行的是一場零和博弈還是正和博弈。在“內卷”中不斷自耗,系統觀、價值觀、全局觀顯得那么彌足珍貴。所以,不僅要看清“老虎”、“跑鞋”,你還得要看清,同行者是誰?如何躲避、趕走、殺死老虎?如何發現、制造、購買跑鞋?如何與同行者形成合力,把零和博弈變為正和博弈?這是擺放在我們面前的重重課題。
(圖注: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在CEO特訓班中談到環境產業和人工智能)
翻譯成水務行業內的話語是:面對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水環境污染問題、水價調整策略、技術和管理水平不足、城市化進程帶來的挑戰等共性問題,水務行業如何以資本為紐帶,以技術為抓手,在突破區域限制的競合關系中,如何重塑競爭格局?
好在這個時代,給了我們一雙雙精彩絕倫的“跑鞋”,AI就是其中之一。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與合作,會因為工具的產生而發生變革,行業之間的競合格局亦然。
在某次接受采訪時,張一鳴被問到:如果有一天被對手全面超越,原因可能是什么?他回答有三方面原因,分別是:競爭、政策環境變化、自己的問題。翻譯過來,就是對手、行情和自己。任何后浪超越前浪的故事,都繞不開這三要素。往后,在追逐AI的歲月里,每個行業都會受到波及,這三要素依然會影響著競爭格局的洗牌和重塑。那么,在2024年,我們是否可以思考:水務企業在AI的格局中,會因此發生哪些變化?
蝸牛的世界里,如何打開喬哈里視窗?

喬哈里視窗中有四個象限: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不知道你知道,我不知道你不知道。在開放、盲目、隱秘、未知這四個維度中,我們可以對照自己:我知道自己知道,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知道,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在我們心目中,對烏龜“神速”的評價顯得多么可笑,但對蝸牛而言,那是由衷的感嘆。包括在“龜兔賽跑”的故事中,我們已經不能僅僅理解為是對烏龜的表揚或是對兔子的批評,在現實的世界里,甚至是一種誤解。蝸牛與烏龜之外,還有只兔子;龜兔之外,還有人;人之外,還有上帝。我們追求的“上帝”視角,也沒有終極目標。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春節期間因為一個減肥的電影,成為社會熱點,可見烏合之眾的社會心理,“人從眾”的狀態似乎同樣停留在蝸牛的視野格局中。
AI,是撕開那個天窗的上帝之手嗎?每個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的商業邏輯里,是夸張的臆想,還是殘酷的現實?我沒有太多的論述來下定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不靠近,就被無感甩下!
世界上最可悲的不是無情,而是無感,你還未感到死亡的恐懼,就已經笑著離開。AI的刀很快,不僅在于功能的強大,還在于迭代升級的快速,不是以年計,而是以月、天計!!!2022年11月,OPENAI發布了ChatGPT,讓人工智能成為全世界的焦點;2023年4月,他們發布了GPT4,讓全世界見識到了AI的超強能力;今年才剛2月份,他們就發布了Sora模型。這種速度,在我們所處的水務行業,是不可思議的。而且我們幾乎可以斷定,在水務行業中,多數從業者,對此處于無感狀態。
Sora在日語中的含義是“天空”,它還引申出“自由”的含義,在OpenAI開發的AI視頻模型中,Sora代表了一種能夠根據文本提示生成視頻的技術,象征著創意和自由的表達。這個模型能夠理解和生成視頻內容,展現了AI在視覺藝術和媒體制作中的潛力,就像天空一樣廣闊無垠,充滿無限可能。這種可能,如水的漣漪,不斷擴散。面對它,我們最終的解決方案,其實并不復雜:靠近它!

只要不苛責無知,每個人都可以詮釋世界。整體復盤來看,職場人對每一年的復盤都是粗糙的,從歷史中繼承的有效經驗和教訓,是微乎其微的。面對嶄新的AI技術,我無法總結出多少經驗與展望,當我們一思考,一定會有上帝發笑。但今天,我們也有理由,冷靜地觀察,有一點自己的結論,并能夠付諸于行動,才是正道。畢竟,從坑里爬出來,山也是坦途。
回歸二則段子,蝸牛如何跳出自己的邊界,把觸角升出軀殼之外,去感知這個世界,去接觸這個世界,去尋找那雙跑鞋,去改變那只老虎,這對水務行業是非常必要的。靠近,創造,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哪怕是一只蝸牛,也具備一種能力,在最柔軟的地方,長出最堅硬的鎧甲。
社會分工的復雜嵌套,已經讓局部創新開始徹底失效,某個環節的改造升級根本無力抵抗系統的舊慣性、舊思維、舊阻力。許多人只能等著系統一步步老化,直到新系統的誕生、壯大、升級、替代。別幻想在舊系統里改造,“富在術數,不在功身;利在勢局,不在勞耕”。
作為環保行業縱深平臺,E20目前已經與BAT大廠形成了非常緊密的戰略關系,百度云、騰訊云等都在跟行業平臺直接形成生態伙伴,這讓環保行業導入模型成為一種可能。
(E20環境平臺聯合百度智能云等戰略伙伴,為環境集團打造基于百度AI的兩山智聯TM視頻智能系統)
編輯: 李丹
水視點網創始人、物產中大集團正職級研究院副院長、戰略部副總經理,曾任物產中大公用環境投資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浙江物產萬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江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蘭溪市錢江水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