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5-09-18 14:33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薛濤
現場發言視頻實錄
9月11日,由E20環境平臺、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主辦的2015(第七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正式舉辦。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大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薛濤在會上,就水業年度報告預發布以及市政污水污泥領域的四大商機,與大家一起進行了分享。
(以下內容根據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下午(9月11日)建設部會發布城市黑臭河體技術治理的指南。環保部主推在國務院發布的水十條之后,我們一直關注幾個部委什么時候正式行動。之前推出海綿城市和地下管廊,這次終于輪到了黑臭水體。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指南》當中提到了要有公共投訴平臺,民眾可以投訴有沒有黑臭水體,民眾參與到地方政府的環境治理當中,我們的極致化要求由此就到來了。
一、中國水業政策與市場報告所揭示的市場化的力量
從2004到2015年,E20環境平臺(中國水網)連續11年發布了中國水業政策與市場的報告,報告當中包括污水污泥等各種數據。
行業重構市場化的力量
E20環境平臺認為,市場化包括外部的市場化,即現在說的PPP,也包括內部的市場化------每個地方公用事業的國企(E20環境平臺所屬B方陣的雛形)變得更有效率,更在乎自己的運營能力。比如說北京排水集團通過前年與政府的特許經營改革,已經逐漸在進入到市場化的國有企業陣營。
2014年,污水領域,通過外部PPP方式的市場化占到52%,(如下圖)

這樣的市場化比例下,污水處理率達到了92.4%,(如下圖)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數字,我們通過數據分析看到,非市場化或者是由地方國有企業運營的污水處理廠,平均電耗是0.362千瓦時/噸,BOT模式的平均電耗是0.268千瓦時/噸,平均電耗較低,(如下圖)市場化的企業更在乎他們的運營效率義,不過也有可能是非市場化項目中有相當比例的一線城市高端項目,出水水質和保障要求水平較高帶來如下的現象。

其次,污泥領域的市場化力量。按照國家統計,污泥的處理處置率目前達到95%以上,但很多人并不相信。根據E20研究院的調查數據,我們認為現在達標的無害化處置率不會超過30%,(如下圖)

在這30%當中,前10家以BOT方式做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化的企業,占到其中22%的份額??傮w來說,行業集中度相比之前有一定的提高。(如下圖)

二、污水污泥技術領域的四大商機
1. 節能降耗空間
參考美國和日本的電耗水平,我們預估我國污水處理廠能耗的節能空間達到每年約40億千瓦時。以電費0.6元/度計,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6年可節省電費約140億元,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有望出現百億級的節能改造市場。
2、污水廠新增規??臻g
城鎮化率從54.77%提高到60%,城鎮人口要從6.02億提高到6.59億。黑臭水體治理在大量的節污當中,必然帶來折污比例的上升。一個城市需要配備更多的污水處理廠。這些數字相加之后可以得到一個數字,我們要擴建4000萬噸的污水處理,2020年要達到2億噸。該部分領域的市場規模約為880億。
3、提標改造
大家知道,水十條當中提到敏感區域(重點湖泊、重點水庫、近岸海域匯水區域),以及建成區水體水質達不到地表水Ⅳ類標準的城市的新建設施需達到一級A。
目前,水十條要求下的污水廠情況為:,13%是一級及以下,49%是一級B,38%是一級A。水十條的提標改造空間我們認為是400億。

4. 污泥處置
我們曾經說過污泥總量是500億噸,考慮到污水處理量增加,也考慮到污泥處理標準提高,所以我們預估污泥處置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規模約800億元。
以上四項合計,我們估計六年內在市政污水建設領域的新增投資將超過2000億元。
三、資金從哪里來?
那么這些新增擴建、提標改造和污泥處理等的投資資金從哪里來?
首先要來自污水處理費。
據E20研究院統計,全國省會城市的污水處理費平均為0.84元/噸,相關規定提出了設市城市不低于0.95元/噸,由此6年將產生60億污水處理費

那么,在2000億和60億之間的差額如何處理呢?以北京為例,其收取的污水處理費為每立方米1.36元,而當地污水的處理成本經測算達到2.3元,約1元的差額均由財政補貼。因此,當地方政府責任被高度要求時,財政補貼將在居民支付價格逐步到位前成為補差的主要來源,而未來,水價的逐步提高也是可以預期的現實。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薛濤 發布時間:2015年9月18日)
編輯: 李丹
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沈陽工業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體污染治理工程技術應用中心村鎮水生態環境治理領域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環境部“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特聘顧問。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天津創業環保、碧水源、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
出版書籍有《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和《薛濤解析管理之道與認知之得》,其中,《濤似連山噴雪來:薛濤解析中國式環保PPP》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出版,2021年11月再版;《薛濤解析管理之道與認知之得》2024年7月出版。
主要工作成果包括英國全球繁榮基金全國水務PPP示范項目典型案例研究 、城市水務市場化改革的進展與政策建議研究、貴陽南明河綜合整治(BOT+TOT)項目(北控水務) 、財政部第二批示范項目世行貸款寧波廚余PPP項目等。
